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双黄连粉针治疗带状疱疹合并老年糖尿病22例疗效研究.doc

双黄连粉针治疗带状疱疹合并老年糖尿病22例疗效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黄连粉针治疗带状疱疹合并老年糖尿病22例疗效研究

双黄连粉针治疗带状疱疹合并老年糖尿病22例疗效研究【摘要】 目的:评价双黄连粉针治疗带状疱疹合并老年糖尿病的疗效。方法:43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双黄连粉针1.2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2次/d,并用双黄连粉针1.2 g加95%酒精100 ml配成酊剂,外擦皮损疼痛区,2~3次/d。对照组用阿昔洛韦25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2次/d,并用无环鸟苷霜外擦皮损疼痛区,2次/d。同时两组患者均用胰岛素强化控制血糖达标,并给予维生素B12注射液0.5 mg肌内注射,1次/d。以上疗程均为10 d。结果: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2]和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3];(2)无合并其他严重疾患;(3)入选前1周内无抗病毒药、糖皮质激素等对病程有影响的药物应用史;(4)无双黄连、阿昔洛韦、无环鸟苷霜、维生素B12过敏史。 1.2 治疗方法 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均根据患者血糖情况使用赖脯胰岛素及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进行三短一中强化治疗,使血糖稳定在空腹血糖5~7 mmol/L和餐后2 h血糖7~9 mmol/L;同时给予维生素B12注射液0.5 mg肌内注射,1次/d。治疗组用双黄连粉针1.2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2次/d,并用双黄连粉针1.2 g加95%酒精100 ml配成酊剂,外擦皮损疼痛区,2~3次/d。对照组用阿昔洛韦25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2次/d,并用无环鸟苷霜外擦皮损疼痛区,2次/d。以上疗程均为10 d。 1.3 疗效标准 (1)痊愈:疼痛感完全消失,皮疹全部或基本消退;(2)好转:疼痛减轻,皮疹大部分消退并无新疱出现;(3)无效:疼痛未减轻,皮损仅小部分消退或未消退,仍有新疱出现。治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本组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痊愈17例,好转3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90.9%;对照组痊愈12例,好转4例,无效5例,治愈率为76.2%。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治疗组的平均有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时间比较(x±s) d 3 讨论 3.1 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及后遗神经痛病因探讨 带状疱疹以沿神经分布的群簇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中医有“缠腰火丹”、“蛇串疮”等名称。其好发于春秋季,以中老年人多见,部位为肋间神经、腰骶神经支配区域、颈神经和三叉神经多见。多数发病前期常有乏力、低热症状,即将发病部位有疼痛灼热感同时伴食欲不振、轻度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亦可无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病。皮损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很快出现群簇性米粒大小丘疹,继而发展为水疱,疱壁紧张明亮,疱液澄清,疱周有红晕,病程约2~3周。此外,其神经痛在发疹前后均可伴有,但多在痊愈后1个月内消失,少数患者可持续1个月以上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目前后遗神经痛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综合各类原因如下:(1)神经源性无菌性炎症说,其推测可能是正常神经冲动的传导形式改变并且粗神经纤维中枢抑制作用丧失,导致二级感觉神经元兴奋增高呈癫痫样放电。(2)与患者免疫力显著减低或特异体质有关。(3)与神经细胞受损后变性及遭受慢性刺激等因素有关。(4)近年研究发现,带状疱疹合并老年糖尿病患者伴有的强烈神经疼痛原因有可能是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代谢紊乱,干扰了神经组织的能量代谢,主要表现为多元醇代谢通路活性增高、蛋白质糖基化使其结构和功能受损及脂代谢异常[4]。 3.2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辨证机理 中医认为该病内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复因外感毒邪(病毒),邪气稽留体内,致使毒邪化火与肝火、湿热相互搏结,阻于经络,以致血瘀气滞,经络阻塞不通因而出现疼痛,因而治疗上应以解毒泻火、清热利湿为原则。 大多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血糖较高且免疫功能低下,为病毒和细菌繁殖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故当糖尿病患者并发带状疱疹时往往症状较重,所以西医对带状疱疹的治疗一般疗程较长,其主要原则为抗病毒、消炎止痛。而双黄连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与中医对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刚好吻合,另据现代药理研究双黄连具有广谱抑菌抗病毒作用和消炎解热作用,亦与西医对本病的治疗原则相对应,因此本例选用的双黄连粉针无论在治愈率还是有效时间均优于阿昔洛韦,所以是一种很有前景值得推广且价格低廉的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