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在高考作文中作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文学在高考作文中作用

古典文学在高考作文中作用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古典文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的小说,群星璀璨,光彩照人。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和人们的精神家园,其经典篇章和名句不但频频出现在当今的小说、散文和诗歌中,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中,古典文学的光芒更是俯拾皆是,熠熠生辉。总体来看,考生在高考作文中对古典文学的运用可以有四种方式。 一、借用古诗文为文章增色添彩 古诗文或清新秀丽、典范文雅,或富含哲理、意蕴丰厚。写作中或明引,或暗用,既有助于丰富文章内容,表现自己的观点,又可使文章诗意盎然,文采飞扬。而对于考场作文,则能很好地展示考生的文化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阅卷老师自然会给予好评,请看下面的一段文字: 推云路,隐霞土,越东海,我归来了,看着那春风十里、烟花三月的家乡终于悟出:人生的意义在于珍惜有花相伴的日子,“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在于珍惜生命中如花绽放的每一天,“生如夏花之绚烂”。待到“花谢花飞飞满天”,果真有后生痴问:梦里花落知多少?便可以拈花,作微笑状了。(2008年中考优秀作文《写给昨天的“我”的一封信》) 再看下面的一段文字: 这就是幸福,一种乐观豁达的胸怀,一种左右逢源的人生佳境! 拥有了这种胸怀,心灵犹如有了源头活水,时时滋润灵动的眼睛,去发现幸福,发现美,欣赏美:姹紫嫣红、草长莺飞是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美。荷败菊谢就大煞风景了吗?为什么不用心去品味“留得残荷听雨声”“菊残犹有傲霜枝”的优美意境呢?在城市,有霓裳倩影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的繁华热闹;在乡村,有小桥流水麦浪滚滚蛙声一片的淳朴宁静。这就是乐观,这就是幸福。(2008年中考优秀作文《幸福原来就是一种乐观的态度》) 这两段文字语言简洁洒脱,鲜活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古诗文中的优美的语句,信手拈来,点缀其间,恰到好处地融入文章中。用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流畅自然,与自己的表达浑然一体,毫不牵强造作。 从这些流光溢彩、诗意灵动的语言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恰当地引用和化用古典诗词,既能使文章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打动读者的心灵,给人以美的享受,又能很好地承载文章的情感和义理,使文章的文化品质和审美趣味得到提升,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息和文化味道,拥有一种令人咀嚼不尽的诗意美,将文章幻化出诗意盎然、底蕴充实、文采斐然的个性品质。 二、选取古文学中有关人物故事作材料,彰显主旨,丰富内涵 经过千百年积淀的古典文学是个宝库,那一篇篇美轮美奂的文字,那一个个鲜活亮丽的人物,那一段段生动感人的故事,作为写作的源头活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历届中、高考作文中,庄子、屈原、陶潜、司马迁、李白、苏轼、辛弃疾……这些古代名贤的身影随处可见,事迹不断传扬。有些名篇中的文字更是被考生钟爱不已,用了又用,古典文学对考生的深远影响可见一斑。 我们来看下边这段文字: 古往今来,多少风流人物在逆境中坚守自我,终成大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如此愁苦而悲愤的遭遇成就的是他们熠熠生辉的选择。 这是2008年中考优秀作文《写给昨天的“我”的一封信》中的一段文字,其中引用了《报任安书》中的精彩段落,来表现“逆境造就人才”的观点,表达自己要告别昨日懦弱、重塑坚强自我的决心。这样的引用既彰显了文章的主旨,又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当然,对古典文学资料的运用,既要广积累,又要求新求变。有些材料,只要经过认真分析,就能另立新意,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如四川省的一篇高考优秀作文《风雨彩虹》以“意念”“信心”立意:“这些人,用他们的意念和信心,重塑了崭新的灵魂。”江苏省的一篇高考优秀作文《稳中求胜》则以“沉稳从难而来”立意:“没有经历磨难,便无法形成沉稳的性格。”而湖南省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则以“选择”立意:“无愧于天,无悔于心。”“以抗争世之不公,表达对真理的膜拜,对文明的追求。”在历年中、高考作文中,像庄子、屈原、李白、司马迁、苏轼、辛弃疾等人的诗文及典故之所以常用常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考生能够灵活地“一料多用”。 另外,在应用中将那些看起来并不怎么起眼的材料,变换叙述方式,转换一下角度并稍加点染,也能化腐朽为神奇。上海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何处散发弄扁舟》的开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卷,一舟,一壶冷酒,一位高高瘦瘦的文人。朦胧中,诗仙李白吟着诗,在历史深处向我回眸浅笑。一叶扁舟,悠悠地驶向历史深处文学的长河……”文中考生援引李白诗《宣州谢眺楼饯别校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