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音――厦门流派形成及其艺术特点
南音――厦门流派形成及其艺术特点摘 要:如今南音变成具有国际性的民间音乐,在华侨旅居的地方也非常盛行。本文对南音厦门流派形成的历史原因,在海内外的影响及其艺术特点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南音;流派;特点;历史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198-02
一、南音概述
福建南音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古老乐种。
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古老乐种。
南音的发源,没有明确的史料证明。就目前所能找到的资料,唐代的燕歌曲及五代北宋的“细乐”有一定的关系,应该在宋朝时成型,在明清时发展到鼎盛,在厦门兴起;据史料记载可追述至晋人南渡。大大促进了商业经济、文化艺术的兴盛。据史料表明南戏对南音的影响最大,有许多南音至今仍保留的“指套”和散曲有南戏的《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琵琶记》。南音有许多曲牌冠记“北”字,如“北相思”、“北叠”、“北春阳”、“北地锦”、“寡北”等。另外南音在宋代又大量吸取宋词填词写作的一些风格,曲牌名相同的有“长相思”、“鹧鸪天”、“醉蓬莱”。到了明代中期,昆腔、弋阳腔也被南音所吸收。如南音《鹅毛雪》(郑元和故事)来自昆腔,《举起金杯》(朱弁故事)来自弋阳腔。清代的时代,南音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由于一些内容反映了人民的思想愿望,因而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食粮。在清康熙年间,南音曾被召进宫中演奏被康熙赐以纶音“御前清客”、“五少芳贤”。充分说明了南音逐渐受到人们的欣赏和推崇,得到官吏的肯定。对南音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奠定了社会基础。
(一)分布情况
明末清初,南音开始流行于泉州、厦门、漳州等周边的一些地区,在台湾则由郑成功部属传至台湾,在香港、东南亚一带则由华侨逐渐传入,使南音变成具有国际性的民间音乐,当然在华侨旅居的地方则非常盛行。另外在闽南地方戏曲中,南音则成为唱腔和器乐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南音的音乐组成
福建的南音由指、谱、曲三大部分组成。
“指”,就是“指套”,是有唱词,有谱,有琵琶指法的套曲,内容都是与故事传说有关。“指”的结构有引子、正曲、尾声部分组成。“谱”:器乐曲,有琵琶指法,专供乐器演奏的套曲,内容多以四时景色、花鸟或骏马奔驰为内容,是南音中的精华所在,在南音中最为出名的堪称经典的即《四时景》、《梅花操》、《八骏马》、《百鸟归巢》,简称“四”、“梅”、“走”、“归”,其结构形成一般分为曲牌连缀成套和由一个中心题材面展开进行,演奏时常应用循环与变奏的音乐乐段。“曲”即散曲,简短通俗、易学易懂,故最受群众喜爱。其内容大致分为抒情、写景、叙事之类,唱腔以不同的滚门、曲牌名称和曲名作为标志。
南音的艺术风格:“古朴幽雅、委婉柔美”。
(三)南音的乐器:拍板、洞箫、琵琶(南方有别于北方)、二弦、三弦(南方有别于北方)、曲笛、唢呐(南方有别于北方)、四宝、响盏、狗叫、木鱼、铜铃、扁鼓。
二、厦门南音流派的形成
(一)形成的历史原因
福建南音从流行分布情况看,基本上可分为二大流派:即泉州南音及厦门南音。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虽说南音都是同根同源,却分流成各自特色的艺术个性。明末清初,厦门南音在一代宗师林祥玉、林霁秋、许启章、纪经亩、白厚、吴萍水等人的继承和发展中,先后成立了“金华阁”、“集安堂”、“锦华阁”等南音社团,并编有《泉南指谱重编》、《南曲精选》。1931年,香港多利文氏请厦门白厚、韵山、江来好赴港灌制唱片,后来,上海百代公司与德国兴登堡公司也邀请厦门纪经亩等灌制了许多盘南音唱片,伦敦牛津图书馆至今还珍藏着厦门《会文堂》刊印的南音本《御前清曲》。
(二)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厦门南音在林祥玉、林霁秋等为主对南音的继承与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厦门的南音蓬勃发展,厦门的南音会演,交流的多。整理旧的,创作新的多,培养新秀多。在以纪经亩老先生为主的一些南音大师,整理编写了许多套曲,如《梁祝》、《西厢记》、《朱弁》,其中《朱弁》中的《感谢公主》一节被收入《中国曲艺音乐概论》,用中、日、英、法四种文字向全世界介绍。在这期间,南音新老艺人及新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不少的新南音,如被海内外南音界誉为第十四套大谱《闽海渔歌》就是由一代宗师纪经亩、白厚、陈福例以及新文艺工作者江吼共同创作的,湛称厦门南音成功创新之典范。对老一辈南音艺人来说此谱依然有琵琶指法、洞箫、二弦演奏法,使他们比较能接受,对新的音乐工作者来说,又符合器乐曲的一般规律,如:和弦、配器等样样到位。在演奏中为了增加气氛甚至连大提琴、芦笙、二胡等都可以加入演奏,使乐曲的深度及广度得到了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EN_IEC_60034-14-2018 旋转电机 - 第 14 部分:轴高 56 mm 及以上的某些机器的机械振动 - 振动严重程度的测量、评估和限制 (IEC 60034-14-2018).pdf VIP
- 提高PICC导管维护规范率..pptx
- Module 1 Wonders of the world Unit 1课件-外研九上(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考试试题带答案.docx VIP
- 大学试题《工业通风与除尘》考试题库无答案.doc VIP
- 本科十四五教材针灸治疗学呃逆PPT课件.pptx VIP
-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pdf VIP
- T/CASEI62001—2019 起重机械 安全状况评估.pdf VIP
-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pptx VIP
- (2025秋新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