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阅读.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三 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阅读

末页 目录 首页 命题 趋势 考点 精讲 满分 挑战 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专题三 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阅读 中招命题趋势 近五年来河南中招对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阅读的考查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名著阅读,成了每年的必考题。所设分值少则2分,多则4分。在考查题型上,选择、填空、简答均有涉及;考查内容更为具体、细致、多元。文学文化常识主要考查教材中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文体常识,名著阅读的考查以课标推荐的篇目为主,考查点主要有作家名、作品名、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阅读感受等。 预计2015年河南中招对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的考查仍将延续以上命题的重难点,考查形式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可能会出现以下趋势:①《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了解涉及的重要作家知识和文化常识,这一考点的选择题可能会出现文学常识与名著相结合的特点;②名著阅读以课标推荐的篇目为主,着重考查知识积累,考查学生的基本阅读情况,侧重对典型人物和情节的概括、点评、体验、推荐以及争议问题的探讨。 常考考点精讲 考情分析 题型:判断句子中文学常识表述正确或错误的一项。如:2010年3题。 考查特点:“课标”要求学生能够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了解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河南中招试题一方面主要考查作品的主题、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另一方面考查文学常识和文体知识。 考点一 文学文化常识 方法指导 文学常识的识记可采用图表归纳法,将常考的重点篇目按作者、国别、时代、体裁、作品出处、作品主要人物、备注(可以是自己的心得体会)等条目归纳制作成图表。列表时可按三条线来分类,即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各类所列项目可以有不同的内容。同一类里可按年代或事件的方式排列。 文体知识相对较为简单,只需把握住古代文体如:古体诗和近体诗、词、曲以及史传文、论说文、应用文,现代文体如: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和其他实用文体等的梳理和识记即可。 此外,应对文学文化常识题,加强积累也是考生备考的关键。编者对此进行了附录梳理(详见“河南近5年常考文学文化常识及文学名著分类梳理”的(一)文学文化常识精编,P90~P92)。 典例精析 例1(’10河南)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B. 李白是盛唐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他的诗大多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 C. 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分婉约和豪放两大派别。其中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和辛弃疾。 D.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跟现代杂文相似。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辨识能力。B项李白的风格应为“豪迈浪漫”,“沉郁顿挫”应是“诗圣”杜甫的风格。 【答案】B 考情分析 题型:1. 判断句子中文学名著表述正确或错误的一项。如:2011年4题、2009年3题。 2. 以主观题(简答、填空)形式考查,如:2014年4题,2013年5题、2012年5题、2010年6题。 考点二 名著阅读 考查特点:《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与预测》明确指出:名著阅读主要以“课标”推荐的名著为主,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着重考查知识积累和学生的基本阅读情况,引导学生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方法指导 答好名著阅读题必须明确如下几个答题策略: 1. 阅读时,要多角度积累。 比如阅读《西游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积累:①作者:吴承恩,明代著名小说家。②作品的体裁:长篇章回体小说。③特色:不仅内容极其丰富,故事情节完整严谨,而且人物塑造鲜活、丰满,想象多姿多彩,语言也朴实通达。 ④主要人物及情节: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情节有“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表现出孙悟空的“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的性格特点。只有平时多积累,才不会在解题时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 2. 审题时,要扣住字眼。 做名著阅读题时,审题很重要,特别是题目中的关键字眼,一定不可放过,要细细咀嚼、认真辨析。如有的名著题要求我们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而有的则要求我们给主要人物写颁奖词,虽都有对人物做评价的成分,但要求是不一样的。前者概括、简略,后者相对具体、形象。 3. 答题时,要找准切入点。 答题时,是从内容角度、人物角度还是从艺术手法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