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妙用五大管理效应 助力教师专业发展.doc

妙用五大管理效应 助力教师专业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妙用五大管理效应 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妙用五大管理效应 助力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呼唤科研型教师,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打造科研型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出发,赢得了教师,也就赢得了教育。当前,如何更好更快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罗森塔尔效应”——让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树立信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来到一所学校,随机从6个班级各抽选3名学生,共18名,把名单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并郑重地对校长和老师说:“经过科学测定,这18名学生都是高智商型人才。”半年后,他又来到该校,发现那18名学生,进步很快。再后来,走上了工作岗位,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业绩。这个实验,就是大名鼎鼎的“罗森塔尔效应”,也叫“暗含期待效应”。 在教育工作中,学生需要老师的赏识和期待。同样的,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如能得到校长的赏识与期待,便会激发工作热情,快速进步。如若校长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状态不闻不问,那么,教师就会缺乏教学和研究的动力,教学与科研工作就会长时间停滞不前。好学校一定会有一个好校长,好校长一定是一个勤于赏识,善于激励教师的人。智慧的校长往往只需用一句简单的话语“我相信你能行”“你能做好的”,就能极大地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 二、“毛竹效应”——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厚积薄发的条件 在四川省境内,有一种植物——毛竹,它的生长过程颇为奇特:刚种下的前五年,它几乎不长。但当第六年的雨季到来时,奇迹出现了,毛竹苗竟然以每天60公分的速度生长,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长到20多米高,一跃成为植物中的身高冠军,堪称壮观。 经研究发现:原来,前五年毛竹将全部的精力用于扎根。一株普普通通的雏竹,根系竟然可以向周围发展十多米,并向地下深扎五米多。这就是所谓根深才能叶茂。 同样,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十年乃至数十年在普通的岗位上默默地实践和积累,这就犹如毛竹在扎根。脱离了扎扎实实的教育教学实践,犹如毛竹没有扎下根,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表面看来,教师的职业生活很单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相同的工作。但是,对于一个有心的教师来说,学生、家长、同事、学校;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课例分析、集体研讨……这些永远都是新鲜而充满挑战的,每天都会有新的内容和新的收获,它们会提供给教师专业成长以丰富的资源,它们是教师专业成长之路上的宝贵财富。作为学校的校长,要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实践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根据教师工作经历和个人特点,给教师安排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工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调动和发挥出教师工作的创造性,锤炼教师的专业技能,积累教育教学研究的素材。 教师的工作需要不断实践,更需要不停的阅读和思考。肖川博士说过,一线教师谋求专业成长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读书,可见阅读之于专业成长的重要性。作为学校校长,应该提供给教师一切阅读方面的帮助,购买书籍,订阅报刊,组织读书交流等等,鼓励教师勤于实践,广博阅读和深入思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像毛竹那样,深深地扎下自己专业成长的根,为长成参天大树做好一切准备。 三、“蝴蝶效应”——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从小事做起 著名的“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最初条件微乎其微的变化被一次次放大后,其未来的发展状态会受到极大影响,任何重大的变革,都是从细小的变化开始的。 三年前,我校曾经进行过一次关于课题研究的调查,在回答“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怎么样”时,教师们普遍认为,“课题研究都是专家们的事情,跟我的教学工作没多大关系”“课题研究太大、太空、太神秘,我不知道怎么做”。简而言之,教师们参与教科研积极性不高。追根究底,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体会不到做教科研的价值,二是不知道如何去做教科研。针对这一现状,我校反思后,发现问题的根源其实出在我们的课题研究本身:课题选题往往偏宏观,与一线教师有距离,研究结果要求是新理论、新成果,这些要求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显得距离太远,难以实现。 如何揭开课题研究神秘的面纱,让它贴近教师、回归现实、回到课堂?我校开展了“微型课题”研究,微型课题来源于教师自己的困惑,来源于课堂教学实践,是教师实际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一个个“点”的问题,研究它能直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因为这一个个“点”问题贴近教师工作实际,又能帮助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所以教师们乐于参与研究。在此基础上,一个个“点”的问题解决了,学校再组织引导教师把这一个个“点”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教师走上了科研之路。表面看来,解决的是教学中的一个小问题,实际上却引领了全校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工作,营造了全校教师参与教科研的氛围。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