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困生挫折心理产生原因及辅导对策
学困生挫折心理产生原因及辅导对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学困生存在着挫折心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学习的提升与身心的发展。提高学困生抗挫折能力是广大教育 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造成学困生挫折心理的原因
1.家庭的过分保护
现在的家庭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含在嘴里怕化了,揣在怀里怕捂了,捧在手里怕捏了,扛在肩上怕摔了,千般宠爱,万般呵护,给宠得、溺爱得如同“库兹亚”一样,是温室里的娇嫩花朵。父母不愿意把孩子从小投入艰苦的环境中去,从而造成某些学困生的“蛋壳心理”:一方面富有优越感、个性十足、好胜心强;另一方面又经不起挫折和困难,一遇到问题和困难就回避、退缩。
2.学校教育的失误
当前,虽一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学校仍然把学习成绩看成是学生的一切,“分分”依然是学生的命根,“考考”依然是老师的法宝。名目繁多的大小考试不断造成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心理的畸形发展,而且为他们遭遇挫折后的一蹶不振埋下了祸根。再者,某些教师的教育态度、措施、方法不恰当,对学生不够公平,缺乏爱心和耐心,教育态度生硬、粗暴,破坏了学生心目中对学校和教师所怀有的依恋、尊敬的情感,也会使学困生产生挫折感。
3.个人的挫折耐受力弱
学困生往往是挫折耐受力比较弱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如果经过一定的努力,学习成绩仍然落后于其他学生,就会产生自暴自弃、信心不足的现象,学习上不求上进,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畏缩不前,往往会陷入焦虑、愤怒、失望、痛苦、沮丧、抵触、厌倦等情绪状态中,有时因为老师和家长的一点小小的批评就感到委屈,感到丢了面子,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二、学困生挫折心理的辅导对策
1.帮助学困生制定合理的目标,培养自信心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曾经说过:“自信是导向成功的第一要诀。”一个充满自信心的学生,处世乐观进取,做事主动积极,勇于尝试,乐于面对挑战。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困生制定合理的行动目标,来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心,使其从容地面对挫折与失败,不断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最终战胜失败。
2.以活动为载体,磨炼学困生的挫折耐受力
从古至今,很多成功人士辉煌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振奋人心的奋斗史,都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坎坷经历。因此,对生活安逸,从未感受过可能经历的诸多磨难,基本上不具备抗挫能力的现代学生来说,接受挫折耐受力的训练,已成当务之急。为此,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困生积极参加学校、社会团体组织的磨炼式锻炼,如夏令营、冬令营、社会实践、徒步远足、义务劳动、登山等活动,不断增加学困生的家务劳动量,以及根据学困生的身体素质,不断增加其体育锻炼的活动量,让学困生多深处逆境,经历艰辛,不断磨炼意志,增强挫折耐受力。
3.巧用心理健康课的优势,对学困生进行耐挫折心理训练
班级心理健康课是团体心理训练方式之一,它采取以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各种活动,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动参与和体验,其游戏性质使得学生更乐于参与其中,减少了他们对学校“要教育我”的抵触情绪,也降低了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压力感,使他们可以更自然地展现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能力、体会活动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体验和认识。例如,有的教师在七年级某班心理健康课上,利用“优缺点轰炸”游戏对学困生进行耐挫折心理训练:将班级学生分成四组(每组10~15人)并围坐四圈,每圈当中放上两把相对的椅子,中间相隔一尺左右,然后让两个同学分坐其中。其中充当“轰炸机”的同学必须直视充当“靶子”的同学的眼睛,直率地说出对他的所有满意或不满意之处,而充当“靶子”的同学必须始终静静地听,不能有任何顶撞或申辩。围在旁边的可以轮流轰炸“靶子”,也必须轮流充当“靶子”接受别人的轮番“轰炸”。游戏开始后,平时从不接受别人意见的学困生M,当第一次听到别人的轮番“轰炸”时,立即跳起来申辩。但是,老师把他按在椅子上,提醒他不得申辩,他无奈地摸着后脑勺,笑着重新坐下静听。在以后的几次“轰炸”训练中,他再也没有申辩,逐步变得听得进别人的批评了。显然,这是一个进步。可见,多次或持续进行这样的“轰炸”训练,则可以逐步增强学困生的抗“炸”能力,不断提高挫折耐受力。
(作者单位:杨生英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教育局;陈德名 甘肃省酒泉第六中学)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