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龋齿病因研究及防治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龋齿病因研究及防治方法

小儿龋齿病因研究及防治方法摘 要 通过分析儿童龋齿发生的主要因素和社会因素,旨在探讨儿童龋齿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 儿童龋齿 病因 预防对策 龋齿是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的一种疾病,为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龋齿如不及时治疗,除引起患牙疼痛,咀嚼不便外,进一步发展可致患牙丧失,影响儿童的消化能力,有时还可能引发牙根尖周炎和牙髓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等疾病;龋齿的继发感染还可能形成病灶,导致或加重风湿热、心肌炎、关节炎、肾炎等全身性疾病,对儿童的身心将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2005年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66.0%;12岁年龄组儿童,恒牙患龋率28.9%;可以看出,我国儿童龋病的患病状况虽较以前有所下降,但仍然较为严重;调查结果也显示,两个年龄组龋齿充填比率都很低,5岁3.3%,12岁11.2%,提示家长对龋病的治疗重视不够。因此,防龋工作应从小抓起,重在预防,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治助防,以防促治”的指导思想。本文仅就儿童龋齿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由此探讨儿童龋齿的预防对策。 病因分析 主要因素:“细菌-食物-宿主-时间”是目前大多学者普遍认同的龋齿形成的主要因素,也称“四联”因素:①细菌:细菌在龋齿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导致龋齿的细菌有很多种,最主要的是某些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②食物:在龋齿形成过程中,食物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糖类食品是致龋的重要因素。食物中如含糖量过多,为细菌生长提供了充足能量。如果口腔中糖类食物残渣积蓄过多过久(如不刷牙、睡前吃糖),则可加速上述过程。致龋的糖类很多,最主要的是蔗糖。此外,饮食提供牙齿发育的必要营养,也为龋齿发病创造了重要条件。③宿主:(例如牙齿、唾液等)牙齿的结构、形态和位置对龋齿形成也有明显作用。临床中经常可以发现,牙列不齐、牙齿咬面的窝沟过深、牙缝过大等,很容易使细菌和食物残屑滞留在牙齿上,不易清除,容易诱发龋齿。国内外口腔学专家认为,含氟量过低的牙齿抗龋性也低。年轻恒牙和乳牙的结构和钙化程度都还不够成熟,患龋齿的比例较高。此外,唾液在龋齿的形成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唾液是牙齿的外部环境,对牙齿有着缓冲、洗涤、抗菌或抑菌等重要作用。量少而稠的唾液很容易造成食物滞留,进而诱发龋齿。与此相反,量多而稀的唾液则能够较好地洗涤牙齿表面,从而减少细菌和食物堆积,也就不易致龋。④时间:龋齿的形成,上述3种因素必须要有足够时间进行相互作用才能达成。若口腔内细菌和食物残屑积蓄过多过久,可加速龋齿的形成过程。 社会因素:①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常为龋齿的发生提供条件。儿童未养成口腔清洁习惯,口腔环境差,则细菌易于滋生,容易诱发龋齿;爱吃甜食、睡前吃糖、偏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会造成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均衡,患龋率增高。②防龋意识淡薄或偏差:家长或儿童防龋意识淡薄,认为坏几个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未能自觉采取各种防龋措施,致龋齿发生;亦有些家长防龋意识有偏差,尤其是对待乳牙患龋,认为终究要换牙,即使患龋也没有关系,对防龋工作及龋齿的治疗未予足够重视,致龋齿发生或龋病加重。③防龋知识缺乏,未能有效防龋:由于防龋知识来源不足,有些家长或儿童虽然知道龋齿的危害,但防龋做法不当,如以不正确的“横刷法”刷牙,选用不合理的牙膏、牙刷等,虽然表面上似有洁牙行为,但因刷不净牙缝里的食物残渣,未能达到有效防龋的效果。针对以上病因,龋齿的预防应有的放矢,注重实效。 预防对策 保持口腔卫生,减少或消除牙菌斑口腔不洁,细菌滋生是龋齿发病的主要原因。有效洁牙,防止牙菌斑形成是预防龋齿的关键。应教育和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漱口和刷牙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清除口腔内的大部分细菌。一般来说,幼儿从2.5~3岁起就应该开始学习刷牙,早晚各刷1次,每次3分钟。不能自行洁牙的幼儿,家长可用柔软的毛巾或绒布帮其擦洗牙齿。刷牙时要使用正确的方法,简要总结如下:“下牙由下往上刷,上牙由上往下刷,里里外外都刷到,咬合面上来回刷”。另外,应该特别注意牙刷的选择,不同年龄的儿童应选用与年龄相符合的儿童保健牙刷,不宜选用成人牙刷。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或控制糖类的摄入:家长及学校应合理安排儿童膳食,保证儿童营养摄入均衡,尤其对牙齿发育有益的蛋白质、钙、磷、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应充分供给;对牙齿健康不利的糖果、糕点等甜食应减少或控制供给;对有利于清洁牙齿、且不易发酵的粗糙或纤维性食品,如蔬菜、水果等,应鼓励儿童摄入。此外,应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教育孩子少吃零食、不偏食、睡前不吃糖等。 增强牙齿的抗龋性:除饮食中提供钙、磷、维生素等促进牙齿钙化外,尚可通过各种氟化法增加牙齿中的氟含量,增强其抗龋性。比较有效且易于推广的氟化法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