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禾草沟二号煤矿改扩建开拓和开采设计探究.doc

对禾草沟二号煤矿改扩建开拓和开采设计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禾草沟二号煤矿改扩建开拓和开采设计探究

对禾草沟二号煤矿改扩建开拓和开采设计探究摘要:近年来,我国先后对一些储量丰富、煤层赋存条件好的生产矿井进行了改扩建,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文章根据禾草沟二号煤矿地质资料和矿井现状,对其改扩建过程中的开拓与开采设计部分进行了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改扩建;开采设计;开拓 中图分类号:TD8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3—0167—02 禾草沟二号煤矿有限公司是在原延安市禾草沟煤矿二号井的基础上经扩大资源量后形成的,属单井整合矿井。2010年7月,完成了《延安市禾草沟煤矿二号井(整合区)资源整合开采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0.21 Mt/a。项目实施后,井下资源赋存情况良好,煤层赋存稳定。为提高矿井机械化程度,提升矿井生产能力,满足市场对稀缺煤种的需求,拟对原开采设计进行变更,矿井生产能力由原设计的0.21 Mt/a提升到0.30 Mt/a。 1 矿井概况 禾草沟二号煤矿有限公司矿井位于子长县城以南11 km处。行政区划隶属子长县余家坪乡所辖,它是将原延安市禾草沟煤矿二号井经单井扩大整合而成,划定整合区面积28.4 998 km2,为延安市国有矿山企业,开采3号煤层,设计生产规模为0.03 Mt/a,实际生产能力0.003~0.02 Mt/a,煤矿面积0.9987 km2,开采标高+1056~+1042 m。原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生产技术条件简单。煤矿采用竖—斜井联合开拓、房柱式开采、小型割煤机刻槽、人工放煤、0.5 t轨道侧翻自卸矿车运输、中央并列通风系统、轴流风机送风、多级水泵排水、矿灯照明。 2 井田开拓设计 2.1 原开采设计 禾草沟二号煤矿为单井整合矿井,整合后井田面积为28.4 998 km2(南北长约4.3 km,东西宽约6.5 km。约原井田面积0.9 987 km2的29倍),保有资源开采区及已采区形似酒瓶。 北部资源利用原有混合提升斜井和回风斜井进行开发,混合提升斜井担负北部资源的提煤、下料、出矸、进风、敷设管线兼做安全出口,回风斜井兼做安全出口。井下开拓巷道沿井底向井田东部开掘北区运输石门及回风石门,至3号煤层停采线向井田北部边界开掘北区运输大巷及回风大巷,沿运输大巷向井田西部边界开掘工作面运输巷及工作面回风巷,在井田边界布置开切眼,利用北区原有井底车场、变电所、排水泵房、水仓等硐室改造形成北区生产系统,完成北部资源0.15 Mt/a的生产能力。 矿井南部资源采用斜井单水平带区式开拓。在禾草沟二号煤矿整合区中部新掘三条斜井,分别作矿井主、副斜井及回风斜井。主斜井(采用带式输送机)担负提煤、行人、进风、敷设电缆管线等兼安全出口。副斜井担负全矿材料运输、进风、排水、矸石外运兼安全出口。 井下开拓巷道在主井井底设井底煤仓,主井井筒与煤层底板相交处开掘行人进风巷,副井井底设井底车场。沿煤层走向(南北向)顺煤层顶板卧底以3‰坡度开掘大巷即运输大巷(胶带输送机大巷)和回风大巷(铺设轨道)。在井底设置中央变电所、中央水泵房及井底水仓、井底车场、消防材料库、联络斜巷等硐室。形成矿井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电等生产系统,开采带区。在井田中部由大巷向西部边界开掘1101条带采煤工作面的运输巷和回风巷,开掘至西部边界保安煤柱布置开切眼,形成带区采煤系统。 2.2 新开采设计 禾草沟二号煤矿整合区边界调整主要对井田东部边界进行了扩大,对赋存在井田西部的资源开拓开采无影响,故本次矿井资源整合(变更)方案北部资源维持原开采设计不变,主要对井田南部资源生产系统进行调整,并提高矿井生产机械化水平及矿井生产能力。 新开采设计方案:矿井开拓方式维持原开采设计不变,采用斜井单水平带区式开拓。利用已形成的三条斜井,分别作矿井主、副斜井及回风斜井。主斜井(采用带式输送机)担负提煤、行人、进风、敷设电缆管线等兼安全出口。副斜井担负全矿材料运输、进风、排水、矸石外运兼安全出口。回风斜井承担回风任务兼作安全出口。 井下主要开拓巷道沿煤层布置,在主井井底设井底煤仓,主井井筒与煤层底板相交处开掘行人进风巷,副井井底设井底车场。沿煤层走向(南北向)顺煤层挑顶以3‰坡度开掘大巷即运输大巷(机轨合一大巷)和回风大巷。在井底设置中央变电所、主排水泵房及井底水仓、井底车场、消防材料库、清理斜巷、永久避难硐室等。根据巷道布置形成矿井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电等生产系统开采带区。在井田中部由大巷向两翼开掘1101、1102条带采煤工作面的运输巷和回风巷,分别在保安煤柱布置开切眼,形成带区采煤系统。 2.3 水平划分及主要大巷层位 根据井田范围、地质条件、煤层赋存特点和矿井资源条件等因素,全矿井设一个开采水平,水平标高按设计井底车场及大巷确定为+1045 m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