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院外科首次成功独立开展复发性肝包虫外囊切除术1例
我院外科首次成功独立开展复发性肝包虫外囊切除术1例肝棘球蚴病又称肝包虫病,系绦虫的蚴或包囊感染所致,细粒棘球绦虫,寄生在狗体内。是终宿主,人、羊和牛是中间宿主,人和人之间不传染。
病因与病理:目前公认绦虫有4种:细粒棘球绦虫,泡状棘球绦虫或多房棘球绦虫,优氏棘球绦虫和少节棘球绦虫,主要流行于畜牧地区,在我国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内蒙,陕西和四川西部多见,以细粒棘球绦虫最多见。直接感染主要是与狗密切接触,皮毛上的虫卵污染后手经口感染,若狗粪中的虫卵污染蔬菜或水源,尤其是人蓄共饮同一水源,也可以直接感染。在干旱多风地区,虫卵随风飘扬,也有可能发生呼吸道感染,吞噬的虫卵在肠道内经消化的作用,虫卵脱壳而出,穿过肠黏膜进入门静脉系统,大部分虫卵被阻而留在肝内(25%),少数可通过肝随血液流到肺(15%)。进入肝内的棘球蚴仅为囊性结构,刺激周围细胞反应并形成内囊和外囊。内囊又分为两层,内层为生发层,长出带蒂的有生殖细胞的头节和生发囊。生发囊最终破裂,释放头节进入囊液,沉降到底部,称为囊沙,囊液中的营养成分在子囊和头节消耗,致虫体死亡,囊壁钙化,外层为多层的角质层,有弹性,白色半透明,外囊来自宿主组织形成的一层纤维性包膜,厚可见钙化,钙化不一定都意味着包虫囊死亡。
临床表现和并发症:多数患者无症状,最常见的症状:右上腹钝痛,偶有腹胀消化不良和呕吐,常见的体征是:肝脾大,囊内张力较高,波动不明显,伴有黄疸,发热各8%:①包虫破裂;②感染;③过敏症;④肾小球肾炎。
诊断:在询问病史时应了解患者居住地区,是否有狗,羊等接触史。辅助检查科选择:①血清学检查:包虫囊液皮内试验阳性率科大90%~95%;②B超;③X线检查;④CT和MRI。
病历资料
患者,女,45岁,因肝包虫术后10年右上腹间断性疼痛1个月为主诉入院,该患者近1个月以来右上腹无明显诱因钝痛,胀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黄疸。饮食,二便好其他无特殊不适,查体四测正常,营养发育良好,步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头颅五官端正,无阳性体征,颈软对称,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胸廓对称,心肺阴性,腹部略饱满,右上腹肋缘下可见约10cm长斜形陈旧性瘢痕,右上腹轻度深压痛未触及包块。肝区叩击痛,肝脾不大,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其他无阳性体征。有关辅助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胸片心电图均正常,阿克苏农一师CT及我院CT示肝右后叶前叶囊性病变大小4.0cm×3.8cm。诊断:①肝后叶前叶肝囊肿;②复发性肝右前后叶包虫可能,入院后第2天行手术,术中可见肝脏下缘,侧腹膜,肝脏前叶黏连(系带状黏连)给予分束钳夹切断大网膜并结扎,肝前叶系带状,黏连电刀切断止血,探查发现包块在肝脏6、7段显露欠佳。决定切断肝圆韧带,廉状韧带,冠状韧带后显露包快,6段约3.5cm×4.0cm,7段约4cm×4.2cm大小先后按常规切除内囊,残腔双氧水反复擦净后决定外囊切除,先用电刀外囊与肝脏组织间隙逐步电切并供应外囊的小血管钳夹切断结扎,外囊完整切除后肝脏表面形成凹陷而后创面止血,探查腹腔未发现异常无活动性出血后腹腔置2根引流管与皮肤固定。手术顺利,出血不多,血压平稳,安返病房,术后抗炎补液对症换药处理,术后第11天痊愈出院。
讨 论
患者既往10年前在地区级医院做过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入院前地区级医院做肝脏CT和B超均报告肝右后叶囊性病变,我院CT示肝右前叶囊性病变,手术所见前后叶6、7段包虫实事证明有时中小体积的包虫经CT,B超检查很难明确诊断,应与既往包虫手术病史结合分析,临床经验有条件做包虫试验可明确诊断。
体积中小的4~6cm范围的包虫不输血的情况下在基层医院可以独立完成,当然较大包虫术前备全血或红细胞悬液,较安全。因既往基层医院只做肝包虫内囊切除术,但少部分患者有复发而近几年来上级医院已开始做包虫外囊切除术后复发率很低的报告,因此外科独立成功开展复发肝虫外囊摘除术。我县是一个牧业为主的小县城,包虫患者虽然比前几年明显减少但此病短时间内不会消失。应继续开展下去,并在基层医院开展此类手术,手术步骤不难,任何县级医院可以独立开展此类手术并对各族患者带来实惠。
参考文献
1 吴在?,吴肇汉,主编.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16.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