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竹筠 红梅傲雪红岩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竹筠 红梅傲雪红岩上

江竹筠 红梅傲雪红岩上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江姐是革命意志坚强的代表。她的一句名言曾激动了无数人的心――“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在革命斗争年代牺牲的先烈中,有这样一位女性,不管老人还是孩子都尊称她为“江姐”。对亲人、战友爱得很深,她有如水的柔情。在敌人面前,她绝不低头,绝不屈膝,毅然用自己柔弱的女儿之身承担起敌人疯狂的摧残。那些吟唱她高尚品质的歌成为时代的流行曲,她舞台上的艺术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她就是“中国丹娘”――江竹筠。 一片丹心向阳开 江竹筠,1920年出生在四川自贡一个贫苦家庭。8岁时,性格刚强的母亲与游手好闲的父亲不能相处,便带着江竹筠姐弟到重庆外婆家寄居。11岁时,她进了重庆的一所教会办的孤儿院,边做工边读书。在苦难的生活经历中,江竹筠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充满了憎恨,同时也养成了刻苦学习的精神。1936年秋,江竹筠小学毕业,考入南岸中学。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向来文静不爱出风头的江竹筠坐不住了。暑期到了,她不再像过去那样潜心帮助母亲谋生,而是和同学们组织了歌咏队、宣传队,走上街头宣传抗日,演话剧,贴标语,唱救亡歌曲。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洗礼下,江竹筠迅速成长。1939年春天,江竹筠考入重庆的中国公学,并秘密加入了共产党,开始了新的政治生命。1941年,21岁的江竹筠完成了中华职校会计专业的学习,被地下党组织安排到宋庆龄、邓颖超领导的重庆妇女慰劳总会工作。 “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南方局按照中央“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十六字方针,作出调整重庆地下党组织、紧缩党员数量的决定。已有了3年党龄的江竹筠被川东特委调任重庆新市区委员,负责联系重庆育才学校,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和西南学院等高等院校中的党员,组织学生运动,发行市委机关报《挺进报》。江竹筠具体负责校对、整理、传送电讯稿和发行工作。《挺进报》在几个月的时间,就发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敌人的极大恐慌。当时环境十分恶劣,日本飞机经常来空袭,而军统特务机关就在她工作的附近,江竹筠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成熟。 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系。在四川大学期间,江竹筠学会了俄语,并阅读来自苏联的书籍和报刊。1946年,她毕业后回到重庆,参加了中苏友协招待会,会上放映了苏联故事影片《丹娘》――英勇不屈的卓娅成了江竹筠心目中的楷模。当年的革命需要这种时代精神,而后人在为理想而奋斗时,同样也能够从江竹筠身上受到教育。 “竹”“梧”之恋别样红 1943年,28岁的重庆市委第一委员彭咏梧调到重庆,掩护职业是中信局的中级职员,但因没有家眷,只能住在十几个人的单身集体宿舍,这对开展地下活动非常不利。为了掩护彭咏梧,中共南方局决定让行动干练、地下工作经验丰富的江竹筠来假扮他的妻子,以掩护地下党开展工作。 可是,在争民主争自由的斗争洪流中成长起来的女性,怎么会随意处置有关自己的男女关系呢?但最终,经过长时间的思想斗争,在强烈的革命责任感的驱使下,江竹筠还是接受了组织分配给她的那个尴尬的角色。她自然地和周围的人们交往,不露破绽,以掩护彭咏梧顺利开展工作。 在这个“家”里,她依旧刻苦学习,关起门来阅读党的文件,不懂的地方彭咏梧也不厌其烦地帮她讲解。那时,彭咏梧有严重的肺病,工作担子重,急需合理调配膳食。每当彭咏梧工作到深夜时,她就把煮好的莲米汤送到桌上。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着,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种特殊的情愫在两人身上悄悄地滋生。 1945年,经组织批准,并肩战斗了两年的彭咏梧和江竹筠结为夫妇。一年后,儿子出世,江竹筠毅然做了绝育手术。而她何尝不想多要孩子,享受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可是当时斗争越来越残酷,前方的道路更加艰辛,为了工作,只能忍痛割爱。当时孩子还未取名,彭咏梧说:“孩子是云阳人,出生在这风云变幻的年代,就叫彭云吧!” 1948年1月,彭咏梧在云阳、奉节武装暴动时牺牲,江竹筠万分心痛,但革命还要继续。她回重庆向川东临时工委汇报情况时,组织上考虑到江竹筠经受的打击,再三要她留在重庆工作,也好照顾孩子。可江竹筠拒绝了,要求重返川东。她说:“这条线的关系只有我熟悉,别人代替有困难。请党相信我,我要到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江竹筠和彭咏梧在革命中真诚相爱,他们用鲜血浇灌了爱情之花。 昂首怒放花万朵 1948年4月,中共重庆市委正副书记刘国定、冉益智被捕叛变,由于他们的告密,当年6月14日,江竹筠等在万县的一批同志被特务逮捕,被押往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当从叛徒口中得知江竹筠是彭咏梧的妻子,并掌握着川东云阳、奉节、巫溪、巫山等县党组织和游击队的情况时,国民党特务急欲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