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书法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书法课件

(七)元代书法 120 * “初则宗唐,后则宗晋”。 上溯晋唐,复古回归,以继承为主导,在开拓创新方面没有取得突破。元代继宋代风气,仍然大兴帖学,石刻作品很少,多墨迹之作。元人力求扭转南宋日渐衰微的书风;恢复晋唐法度,在复古回归中寻求突破,虽然难以恢复晋唐书法的繁荣景象,对于后代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20 * 赵孟頫开创了回归晋唐的复古之风,对元代书法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此风一开,群起效之,使元朝书法呈现出一派晋唐景象。 《元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120 * 120 * (八)明朝书法 120 * 沈度、沈粲兄弟 “凡金版玉册,用之朝廷,藏秘府,颁属国,必命之书。” 二沈书法被推为科举楷则。工整有余而变化不足,造成了千人一面,风格雷同,导致书法程序化的倾向。 120 * 祝允明、文徵明、唐寅、王宠 120 * 120 * 120 * 120 * 两个方向: 一个是以继承为主,集古之大成的传统派书风。 一个是力图变革求新的豪放派书风。 120 * 由唐入晋,对传统用功极勤,“无日不执笔”,“吾书无所不临”。以禅理融入书法,追求清淡古雅,天真萧散之意境。小楷遒丽硬朗,秀雅风流。行草书集古而变,疏朗清新,意境深邃,有道骨仙风之感。把娴静与飞动,含蓄与奔放有机结合,线条圆活自然,柔中寓刚。用润淡之墨书写,更显得甜淡清雅,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 120 * 在书法上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追求大尺幅,震荡的视觉效果,侧锋取势,横涂竖抹,满纸烟云,使书法原先的秩序开始瓦解。 120 * (九)清代书法 120 * 乾隆建淳化轩收藏《淳化阁帖》,又组织人刊刻《三希堂法帖》。乾隆帝特喜王氏书法,收有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视为稀世珍宝,把他的书房命名为“三希堂”。《三希堂法帖》规模浩大,远远超过《淳化阁帖》。 120 * “清初四家”:刘墉、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 120 * 120 * 阮元提出《南帖北碑论》、《南北书派论》,举起了复古兴碑的大旗。继而包世臣的《艺舟双楫》与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等著作力倡碑学,使复古习碑之风迅速吹遍了书坛,成为社会之风气。一批碑学的实践者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碑学书法起到了示范的作用,从而打破了帖学一统的局面,使清代书坛面貌焕然一新。 120 * 120 * 120 * 120 * 融篆隶于行楷,墨色苍润相间,具古朴雅致之气。书写时逆笔藏锋,迟送涩进,笔力峻拔。字体笔画平长,横平竖直,长撇大捺,转折处圆浑苍厚。结字上紧下松,纵横奇宕,气势开张,干脆遒劲,具有浓郁的北碑笔意,可谓熔铸古今,自成气象。 120 * (五)隋唐五代书法 120 * 平正淳和:丁道护的《启法寺碑》 峻严方饬:《董美人墓志铭》 深厚圆劲:《信行禅师塔铭》 秀朗细挺:《龙藏寺碑》 120 * 120 * 120 * 初期——承隋酝变期 中期——革新鼎盛期 后期——凋敝衰微期 120 * 初期——承隋酝变期 120 * 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可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 欧阳询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120 * 120 * 120 * 李邕行书虽然以《集王书圣教序》为基础,又能吸纳北碑的沉雄奇崛,以楷入行,形成了自己雄健遒劲,姿肆迭宕的风格。李邕行书的内在精神气质与大唐精神相契合。李邕行书的出现已不是“二王”书风的简单延续,而是经过革新创造体现出唐代的风范。 120 * 120 * 120 * 颜真卿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古法为之一变,开创了新风格,对后代影响很大,人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碑刻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李元靖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行书有《争座位贴》。书迹有《自书告身》、《祭侄文稿》。 120 * 颜真卿·多宝塔碑 120 *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 120 * 120 * 善于广泛吸收传统,融会各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的面貌。柳公权把欧体结体的紧敛和颜体结体的宽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内紧外松,中宫收紧,四外开张的结体特点。柳体笔画线条瘦硬坚挺,以骨取胜,与颜真卿并称“颜筋柳骨”。 120 * 《神策军碑》 《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并序》,崔铉撰文,柳公权楷书。唐会昌三年( 公元843年)立,原碑久佚。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