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于CAP方法的震源机制研究-长江科学院院报.PDF

基于CAP方法的震源机制研究-长江科学院院报.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CAP方法的震源机制研究-长江科学院院报

  第27卷第5期 长 江 科 学 院 院 报 Vol.27 No.5     2010年 5月 JournalofYangtzeRiverScientificResearchInstitute May.2010      文章编号:1001-5485(2010)05-0081-04 基于 CAP方法的震源机制研究 1 2 1 1 1 1 赵凌云 ,邓 津 ,陈俊华 ,申学林 ,戴 苗 ,魏贵春 (1.湖北省地震局,武汉 430071;2.甘肃省地震局,兰州 730000) 摘要:利用来源于湖北区域台网共6个台的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采用CAP法(CutandPasteMethod)反演了2008 年11月22日湖北秭归Ms4.1级地震和09月27日Ms3.2中小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2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有一些差别,但是均为逆冲兼走滑分量性质断层,主压应力P轴主要集中在NE向,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有一定一 致性。分析认为秭归地震可能是仙女山断裂受库水渗透和载荷变化影响引发的水库构造地震。通过与P波初动 地震震源机制结果对比发现,该地震的震源机制的反演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较可信。 关 键 词:秭归地震;震源机制解;CAP法(CutandPasteMethod) 中图分类号:P315.6   文献标识码:A   地震的震源机制从一定角度描述了震源的性质 震源的理论合成位移s(t)可以表示为 及其破裂过程,因此,及时确定地震震源机制,对于 3 s(t)=M A( - ,,)G(t) , (1)  θ φ δλ 地震本身的研究、孕震机理的解释及震后应力的分 0i=1 i i i 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震源机制理论和方 式中,i=1,2,3时分别对应垂直走向滑动断层、垂直 法的研究,一直是地震学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大量 倾向滑动断层和45°倾向滑动断层3种最基本的断 层类型。M 为标量地震矩,G为格林函数,A为震 重要成果。1980年,Helmberger等利用地震 P波 0 i i [1] 源的辐射花样信息, 为台站方位角,,,分别代 (P&Pn1)模拟 ,通过理论和实际波形的对比,采 θ φδλ 用格点搜索的方法,得到了研究地震的震源机制。 表断层的走向、倾角、滑动角。 [7,8] 姚振兴(YaoandHarkrider,1983)等通过广义射线 采用频率波数方法(FK) ,计算各震中距的 [2] 格林函数,由格林函数得到合成地震图后,把合成与 理论 ,利用30°~90°范围内的长周期P波资料测 定中强地震震源过程的地震矩张量反演方法。陈运 观测的地震数据做互相关。 泰、吴忠良等(ChenYT,etal,1991;陈运泰等, 由互相关函数确定时间偏移: +∞ 1992;吴忠良等,1994)利用近震源宽频带记录资料 C(t)= f()g(t+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