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于中医功能状态评价的康复临床应用思路探讨-香港中医杂志HK.PDF

基于中医功能状态评价的康复临床应用思路探讨-香港中医杂志HK.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中医功能状态评价的康复临床应用思路探讨-香港中医杂志HK

基於中醫功能狀態評估的康復臨床應用思路探 討 Discussion 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rehabilitation based on the assessment of the func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張麗瑛 邱展業 邢秀吉 蔡樹河 ZHANG Li Ying, QIU Zhan Ye, XING Xiu Ji, et al.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院,福建福州 350003 ) 基金專案:中國福建省第三批省級名老中醫學術傳承專案;中國福建省科技廳社會發展重點專案(專案編號: 2014Y0028 ); 中國福建省康復技術重點實驗室 [摘要] 中醫功能狀態評估是基於中醫整體觀、治未病觀理論指導下的以辨體、辨證論治為切入 點,將機體健康進行個性化、動態性、整體性的狀態評估,利用中醫陰陽五行、四診八綱、臟腑 經絡等基本辨治要素進綜合評判,以期早期把握健康動態變化發展趨勢,為臨床預設康復保健防 治措施提供依據,為診療模式的創新啟發思路,為健康保駕護航。本文通過列舉臨床應用案例, 以資說明。 [關鍵詞] 治未病;體質;功能狀態評估;康復 中醫藥文化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歷史,蘊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蘊及哲學思想精髓,具有鮮明 的民族特色。古代先哲們在《黃帝內經》中指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認為人體 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與宇宙自然、人的身心、人與社會等各種因素息息相關,相互統一聯繫。 「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體現了中醫學的天人相應整體觀;醫易同源,這既是群經 之首《周易》的哲學理論精髓,也是中醫養身理論體系構建的哲學基礎。因此崇尚自然,順應自 然,協調陰陽,最終達到天人合一,是中醫學始終貫徹的思想。 中醫認為健康是人類和自然及社會之間的一種動態平衡,「陽平陰秘,精神乃治」,強調 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人體活動必須遵循自然客觀規律;「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 曰平人」,健康是機體內外協調、有序、恒定的動態平衡狀態。一旦這種陰陽平衡狀態出現偏離, 人體就會出現各種病理徵象。《周易》中云:「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這種居安思危、 防患於未然的預防觀,形成了後世「上工治未病」的理論基礎。醫學的目的首先在於「消患於未 兆」、「濟贏劣以獲安」,其次才是治病祛疾。《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聖人不治已病治 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 亦晚乎。」體現了中醫學在「天人相應」整體觀指導下對人體健康管理的「治未病」預防觀。具 體分為: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變、瘥後防複四階段。 「辨證論治」就是把望、聞、問、切四診所收集的資料、症狀和體征等資訊,通過分析、 綜合,辨清病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係,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進而確定相 應的治療方法。近年來,國人已有提出「五辨」的思維,進一步深化細化其方法應用。以上是中 醫學對人體健康管理所秉持的幾個基本理念,臨床需融會貫通應用。 1 形勢研判 當前形勢下,世界醫學模式正以「疾病」為核心的生物醫學模式向以「健康」為核心的「社 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研究重心前移的防病治病策略成為醫學重要的一個發展方向。 老齡化的社會,社會醫療壓力日趨加大,國家醫保開支日趨上升,民眾健康需求日益增強,從技 術層面到經濟開支、保障策略等方面,使得國家、社會、醫護民眾層面的壓力都加大了。也體現 了社會發展、文明進步、科學技術的飛躍,對我們健康品質管制的要求增強了。 2 應對策略:如何將傳統國醫和文化與現代醫學科學靈活應用於臨床 很重要一點要適應當前社會發展形式的變化,把握趨勢,創新性地變革,承古通今,古為 今用,真正深入挖掘傳統醫學文化精髓,通過現代科技手段,轉化為當今適用、高效,為民眾帶 來實際效益的,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手段,並建立相應的體系、制度。中醫獨具特色的診療 保健服務體系,其優勢不僅在毒副作用小、調理慢性病等,真正優勢在養身,在中醫獨特哲學觀 念指導下形成的健康管理模式,符合世界衛生事業重點前移的戰略思路,是中華文化的璀璨明珠, 中華醫學的靈魂瑰寶。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