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OFDM系统峰均比降低算法的研究Matlab仿真
OFDM系统峰均比降低算法的研究+Matlab仿真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OFDM系统的系统模型和工作原理,分析了OFDM系统的优缺点。详细分析了常用的降低PAPR的三类方法,分析其各自存在的优缺点。通过分析自适应次优PTS算法和双层PTS算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简单有效地降低PAPR,减小误比特率(BER),且具有较低的复杂度。
关键词:正交频分复用;峰均功率比;部分传输序列
Research of PAPR Reducing Algorithm of OFDM System
Abstract: This thesis firstly introduces the system model and basic theory of OFDM signal, and analyze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t makes deep analysis on the most popular three kinds of PAPR reducing techniques, and analysis of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shortcomings. By analyzing the sub-optimal PTS algorithm and the Dual Layered Phase Sequencing (DLPS) algorithm, a improved algorithm was proposed. The simulation based on Matlab shows that the algorithm can reduce the PAPR effectively as well as provide lower bit error rate (BER) and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Key Words: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Partial transmit sequence
目录
摘要1
引言1
1. OFDM技术概述2
1.1 OFDM技术的发展历程2
1.2 OFDM技术的优缺点3
2. 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5
2.1 OFDM系统的组成5
2.2有关OFDM的几个关键技术9
3. OFDM系统的峰值平均功率比11
3.1峰值平均功率比的定义11
3.2峰均比的统计特性12
3.3抑制峰均比常用的方法12
4.基于部分传输序列的改进算法18
4.1几种特殊的PTS算法18
60年代中叶,不少移动通信学者开始关注OFDM技术,使OFDM技术走向成熟。正交频分复用和并行数据传输的思想被广大学者发现。1966年R.W.Chang博士在一篇论文中首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OFDM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把这一技术正式地展示给广大的通信学者。他首次提出把串行数据分割成多路并行的低速数据流,调制到载波上,各子载波保持正交,这样就达到了消除码间干扰的目的,极大地提高移动通信频谱资源的利用率。这个历史性的突破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1971年,Weinstein和Ebert两位科学家又提出了使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来进行多载波系统基带的调制,产生了第一个数字通信系统,结束了模拟通信系统的时代[2]。没有了模拟前端,OFDM系统的调制和解调就变得简单多了。如今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使OFDM系统的复杂度进一步降低,因此也就没必要再像以前一样在接收端用带通滤波器调节子载波,而是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或者离散傅里叶变换对子载波进行解调,还原出原始信号[3]。这个发现大大简化了原始的OFDM系统,使其从模拟通信系统蜕变为数字通信系统。
1980年,Peled和Ruiz两位学者为解决OFDM系统的正交性问题而引入了循环前缀(CP),实际上就是一份附加在OFDM符号前面保护间隔内的数据符号的末尾部分。其长度和保护间隔的长度一致,但是时长要大于多径时延的时长,这样循环前缀才能起到作用,避免OFDM符号间干扰和子载波干扰的产生。虽然循环前缀使OFDM系统的无用符号增加,会浪费一定的带宽,但是这样能解决OFDM系统的正交性问题,避免OFDM符号间干扰和子载波干扰对OFDM系统造成影响,利大于弊,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1985年,CiInini把OFDM技术应用到无线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使OFDM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又向前迈进一大步。
(3)硬件比较容易实现
OFDM系统的调制和解调可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离散傅里叶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Novec1230气体灭火系统管路设计+图纸.doc
- Novec 1230灭火剂的施放方法研究.doc
- NiTi合金表面激光熔覆TiHA复合涂层的研究.doc
- Ni-Mo-Er(Gd)-MoSi2复合镀层的制备研究.doc
- NR和EPDM耐冲刷磨损性能比较研究.doc
- MV影片创作说明+文献综述.doc
- NiCo2O4纳米片自组装微米球的制备.doc
- NX货车轴承箱设计与理论分析.doc
- NT9100干涉显微镜的应用研究.doc
- Objective-C语言iPAD上文件下载方法研究与实现.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