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位点的检测和效应分析
植物学通报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2008, 25(6): 701706,
. .
实验简报
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位点的检测和效应分析
李余生,张亚东,朱镇,陈涛,赵凌,王才林*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 210014
摘要 利用111个家系组成的热研2号(Oryza sativasubsp.japonica慠eyan2?/ Milyang23(Oryza sativa subsp. indica
慚ilyang23?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群体(F7), 用重病区田间自然接种方法,以病情指数作为条纹叶
采
枯病的表型值,鉴定了2个亲本及111个RIL家系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使用QTL Cartographer软件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水
稻(Oryza sativa)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进行了QTL分析。结果检测到2个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的QTL,分别位于第2和第11染色
体上,其中第11染色体上的QTL贡献率为19.58%,表明这是一个主效的QTL,该QTL及其附近的分子标记,可以用于水稻条
纹叶枯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关键词 水稻, QTL分析,重组自交系,水稻条纹叶枯病
李余生,张亚东,朱镇,陈涛,赵凌,王才林 (2008).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位点的检测和效应分析.植物学通报 25, 701706.
水稻条纹叶枯病主要是由灰飞虱(Laodelplax striat-
枯病抗性基因资源进行了大量筛选、鉴定以及遗传分
ellus)传播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 RSV)引起的 析研究。迄今形成了两种理论,一种是以日本陆稻品种
病毒病。由于灰飞虱的刺吸时间短和持久传毒等特性, 为研究对象,得出水稻抗病性由两对显性互补基因Stva
使治虫防病十分困难。此病虫害的主要症状是植株心 和Stvb共同控制;另一种是以日本籼稻品种为研究对
叶沿叶脉出现褪绿短条斑,以后逐渐扩大并连片,危害严 i
象,得出抗病性是由一对不完全显性基因Stv-b控制(陈
重时会出现假枯心和假白穗,从而导致作物减产(Toriy-
涛等, 2006)。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已经实现对由
ama,1986)。该病多发生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东亚 主基因和微效多基因共同控制以及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
温带和热带粳稻种植地区(Hayano-Saito et al.,1998)。 遗传进行分析。目前,已经定位30个水稻条纹叶枯病
近年来,随着免耕、稻套麦和麦套稻等轻简型栽培技术 抗性相关的QTL(孙黛珍和江玲, 2006;孙黛珍等,
以及感病高产品种的推广应用,加速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 2007)。这些QTL与上述3个位点相比,效应值均不太
媒介灰飞虱带毒群体的扩大及危害,使水稻条纹叶枯病的 大,很难在实际生产中加以应用。
发生逐年加重。江、浙粳稻产区病害尤为严重,一般田 本研究利用热研2号/Milyang23重组自交系(rec-
块的病穴率达到4%-20%,较重发病田块达40%-60%,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群体(F),采用苗期田间自
7
重灾区漏防田块的病穴率高达90%,病株率在70%以上, 然接种的方法,调查各株系对RSV的抗性表现,鉴定水
几近绝收,经济损失惨重(魏太云等, 2003)。 稻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并对水稻抗条纹叶枯病的QTL
有关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遗传的研究早在20世纪 进行检测和遗传效应分析,以期为水稻抗条纹叶枯病的
60年代就已经开始。日本水稻遗传学家对水稻条纹叶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收稿日期: 2007-11-23;接受日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西他列汀及其衍生物的抗Ⅱ型糖尿病药物分子3D-QSAR和分子对接研究(英文).pdf
- 姜黄素对HaCaT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Notch-1,Bax和Bak表达的影响.pdf
- 基于反向对接法的大黄酸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__.pdf
-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复方丹参方多靶点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__.pdf
- 姜黄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pdf
- 大豆蛋白和油分含量的QTL分析__.pdf
- 姜黄素对SGC7901和HepG_2两种细胞株生长和凋亡的影响.pdf
- 姜黄素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株增殖、凋亡和COX-2表达的影响.pdf
- 姜黄素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杀伤动力学及周期时相的影响.pdf
- 复方脑脉通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多靶点作用的分子对接__.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