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北山南带中段志留系的发现及地质意义-西北地质.PDF

甘肃北山南带中段志留系的发现及地质意义-西北地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肃北山南带中段志留系的发现及地质意义-西北地质

第 35 卷 第 3 期            西 北 地 质             . 35  . 3 V o l N o ( ) ( ) 2002 年 总 142 期                  2002 142 N O R THW E ST ERN GEOLO GY Sum ( )  文章编号: 2002 甘肃北山南带中段志留系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代文军, 龚全胜, 李海林, 梁明宏, 刘明强 (甘肃省地勘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 甘肃 兰州 730050) 摘 要: 通过 1 ∶25 万马鬃山幅区调填图资料, 对小草湖- 窑洞梁一带的火山岩, 从岩 石组合、变质变形、火山系列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据其岩石组合、变形与变质 程度等特征进行区域对比及在窑洞梁基性火山岩中获 R b Sr 等时线年龄为 4 17 24 ± 1929 M a 和垒墩子东山侵入于该套火山岩中的碱长花岗岩的R b Sr 等时线年龄为 283 M a, 将其时代置于志留纪。 关键词: 北山南带中段; 造山带; 志留纪 中图分类号: P 534 43   文献标识码: A 1 概 述   北山地区处于塔里木- 中朝- 哈萨克斯坦及其以北西伯利亚板块的交汇部位, 其内部发 育古生代岛弧、弧后盆地及陆缘裂陷槽等构造带, 组成北山地区地质构造格局。其中北山南带 (南带指沿“红柳园—天仓”一线呈近东西向带状分布的地质构造带, 包括方山口、花牛山、大奇 ) [ 1 ] 山、白山堂等地区 为古生代多次拉张—闭合的裂陷槽 , 是在塔里木地台东北缘的结晶基底 上于华力西期中晚期发展起来的断褶带。 ( ) 在北山南带的小草湖- 窑洞梁一带 图 1 , 发育着一套呈NWW - EWW 向条带状展布的 火山岩, 长 9~ 15 km , 宽 3~ 5 km , 最窄处仅 150~ 500 m , 出露面约 45 km 。呈构造岩片产出, 总体为成层无序, 岩石构造变形和蚀变强烈, 形成片理化岩石和糜片岩, 原始层理(S0 ) 被新生 面理(S1) 彻底置换, 已无法恢复原始层序。在小草湖一带, 岩性为糜棱岩化英安岩、糜棱岩化流 纹英安岩夹变玄武岩及变杏仁状玄武岩与糜棱岩化英安岩互层等。在窑洞梁一带, 则为强蚀变 安山岩、变基性火山岩等。其南部与前长城纪敦煌岩群为深大断裂接触, 北侧分别与二叠纪方 山口组和晚三叠世珊瑚井组呈脆韧性断层接触。在格鲁玛井西被晚第三纪上新世苦泉组不整 合覆盖。在该套地层中还见有条带状的辉长岩及花岗岩侵入, 表明其受断裂控制, 并具后期构 造变形的特征。由于该套地层与区内及邻区有生物化石依据的古生代地层均不能对比, 空间   收稿 日期: 20020 107; 修回日期: 基金项 目: 中国地质调查局“甘肃马鬃山- 北山造山带及非史密斯地层区 1 ∶25 万区域地质填图及方法 ( ) 研究”项 目成果 编号: 1996 13000 10 10 ( ) 作者简介: 代文军 1974 , 男, 于 1995 年毕业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