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精神分裂症诊断.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神分裂症诊断

ICS11.020 C 05 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 XXXXX—XXXX 精神分裂症诊断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schizophrenia 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安定医院、上海精神卫生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甫德、王绍礼、冀成君、邸晓兰、陈彦方、王向群、周沫、郑毅、盛利霞、方贻儒、徐一峰、罗志阳、张伟、袁书田、张俊峰。(按起草单位排序) 精神分裂症诊断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精神分裂症诊断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医疗机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机构的精神分裂症诊断。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障碍,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知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完好,但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某些认知损害。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但也有部分病人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诊断依据 症状 大部分时间存在明确的下述症状(a)~(d)中至少1项,或(e)~(h)中至少2项。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另有规定: 思维鸣响、思维插入、思维撤走,或思维被广播; 被影响、被控制、被洞悉妄想,或妄想知觉; 评论性幻听、争论性幻听、命令性幻听,或来源于身体的某一部分的幻听; 持续存在内容荒谬的其它妄想; 短暂的或未充分形成的无明显情感内容的妄想、持久的超价观念,或连续数周每日均出现 的幻觉; 思维松弛、思维破裂,或思维逻辑;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标准持续 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 同时符合上述症状标准、严重标准、病程标准、排除标准。 亚型诊断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包括: 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 妄想和/或幻觉(尤其幻听)突出; 情感、意志和言语障碍以及紧张性症状相对不明显。 青春型(瓦解型)精神分裂症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包括: 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 起病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 以知、情、意的不协调为主,突出表现为言语紊乱、行为紊乱、情感肤浅、情感不协调。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包括: 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 以紧张性兴奋或紧张性木僵为主。 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 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包括: 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 未满足偏执型、青春型、紧张型的亚型; 未满足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或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诊断。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诊断包括: 最近1年内曾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 某些精神分裂症症状依然存在; 抑郁症状已成为主要临床相,且符合抑郁发作。 残留型精神分裂症 残留型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包括: 既往至少有一次明确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 至少近1年以“阴性”症状为主要临床相,“阳性”症状出现频率很低; 生活自理差,社会性退缩; 排除痴呆、其它器质性脑疾病或障碍、慢性抑郁症,或长期住院导致的“阴性”症状。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包括: 以“阴性”症状为主,从无明显的“阳性”症状; 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趋向精神衰退; 起病隐袭,缓慢发展,病程至少 2年,常在青少年期起病。 其他精神分裂症 这一类别用以记录无法在上述亚型中归类的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未特定 如果能够推断存在精神分裂症,但现有资料又不足以确立诊断,以至于无法将其划分到上述的任何亚型中,不得已时可使用本编码作为最后手段。 (规范性附录) 可采用第三位编码指明的精神分裂症伴发症状和病程特征 伴意识障碍(如谵妄) 伴自杀自伤行为 伴肇事肇祸 持续性 发作性,伴有进行性损害 发作性,伴有稳定性损害 弛张性发作 完全性缓解 不完全性缓解 其它 观察期尚不足一年 记录方法:在有编码的各亚型诊断标准后用“/”分开记录;如需记录多个,则用“/”逐一分开。记录顺序:伴发症状、病程特征。 参考文献 [1] Phillips MR, Zhang J, Shi Q, et al. Prevalence, treatment, and associated disability of mental disorders in four provinces in China during 2001-05: an epidemiological survey. Lancet,2009, 373(9680):2041-2053. [2] Gelder M, Harrison P, Co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