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君子人格精彩做人做事西北大学博士-教师发展中心.ppt

涵养君子人格精彩做人做事西北大学博士-教师发展中心.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涵养君子人格精彩做人做事西北大学博士-教师发展中心

涵养君子人格 精彩做人做事 (第一部分) 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 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陈国庆教授 欢迎收听喜马拉雅听书平台 《中国传统文化》,陈国庆、梁璐著,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 喜马拉雅听书平台,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发布:“陈国庆教授讲中国传统文化”。免费听书平台,欢迎大家收听,欢迎大家批评。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成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儒家、道家和佛家。儒家是积极入世的学派,孔子说,知其不可而为之;不知老之将至。这是非常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道家是消极避世的学派,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是以消极的人生态度达到积极的人生作为,实现人生价值;佛家是出世的宗教,主张人们放下执念,离开红尘世界的世俗生活。这个文化结构充满了智慧。 1.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此句来自于《周易》,书中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自然)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作为君子,还要学习大地的德性,厚实和顺,涵养美德,容载万物。清华大学校训即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乃引自此处。 2. 仁、智、勇三达德 《论语·子罕》说:“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意思是,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有勇气的人不会畏惧。另据《中庸》载:“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孔子就是以“仁、智、勇”为核心建立起他的基本道德规范体系的,其基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和规范一种理想的主体人格,他认为具有仁、智、勇三种德性,才是完全的人格,即达德。 3. 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 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 “立言”为人生之“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道德楷模;“立功”,即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传统知识分子与士大夫中不乏“三不朽”的实践者。 4. 内圣外王的八德目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从一身到天下。 趋善避恶,齐家治国 通过降低自己的欲望,减少自己的贪念,让自己头脑清醒,是非曲直分明。正念分明后就要努力在待人处事的各方面做到真诚二字,努力断恶修善,久而久之自己的修养就增强了,有智慧了。这时就可以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好了。家庭是国家的缩影,把自己家庭经营好了的人,也一定可以把国家治理好;能把国家治理好的人,一定能让天下充满和谐,天下太平。 5.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 什么是“仁”。“仁”的基本内涵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讲的“爱人”,不是指爱某类人群,而是泛指爱一切人,即孔子所说的“泛爱众,而亲仁。”但是,孔子主张的众爱是由近及远的、有层次的,即孔子的“爱人”是有始有终的,从爱亲到爱一切人。“仁”的内在要求是“克己复礼”。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约束自己符合于礼的规定便是“仁”。 6. 仁与礼:道德心理与道德制度 孟子的道德心理学派与荀子的道德制度学派。这是内在的涵养与外在的规则对人们的约束。孟子主张人们要涵养浩然正气的大丈夫,这是养成崇高人格与国格的基础与前提。人们一代又一代表秉承孔孟学说,不断涵养自己的理想人格。例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就是这样一位视死如归的大丈夫。还有那英气凌云的伟大的民族英雄岳飞。 7. 过犹不及:崇尚中庸 事情做过了头就跟事情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出自《论语·先进》。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他的同学子张和子夏哪个更贤明一些。孔子说,子张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子夏则常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子贡又问,子张能超过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超过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8. 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之别 儒家的“仁爱”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有差别的爱,是有亲疏、先后、等级、顺序的,由“爱亲”到“爱人”,最后才是“泛爱众”按照宗法等级秩序即尊卑、贵贱、亲疏的顺序去爱人。费孝通先生提出“差序格局”。墨家的兼爱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没有亲疏、厚薄、贵贱的差别,即“爱而有兼”“爱无差等”藉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