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夏季中暑昏厥患者护理措施
                    浅谈夏季中暑昏厥患者护理措施摘要:目的:根据我校医务室2009~2011年夏季出现昏厥的65例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各类昏厥患者进行诊断合并用药治疗。方法:对65例患者用以“藿香正气水”辅助水盐进行治疗中暑引起的昏厥,效果明显,治愈率达63例,总有效率达96.9%,但2例患者出现反复性呕吐,疑似“热伤风”症状,后经散发患者体内的热能,进行物理降温,1例症状较轻的患者适当服些感冒药,两日后痊愈。另1例患者由于较重的暑热感冒,对其辅以中药内服进行治疗。结论:夏季是中暑的高发期,中暑是夏季典型的气象过敏反应。而一旦发生由中暑引发的昏厥现象,应及时送往医务室,医务室进行诊疗后的24小时护理是病症恢复的关键期,因此如何做好针对患者诊疗后24小时的护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夏季昏厥;诊疗;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35-02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根据我校医务室2009~2011年夏季昏厥的65例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对各类昏厥患者进行的诊断合并用药治疗中发现:特别是由中暑引起的昏厥现象用藿香正气水辅助水盐进行及时治疗效果明显,但治疗前后24小时医务室的护理是患者治愈的关键。
  1.2 方法:对65例患者用以“藿香正气水”辅助水盐进行治疗中暑引起的昏厥,效果明显,治愈率达63例,总有效率达96.9%,但2例患者出现反复性呕吐,疑似“热伤风”症状,后经散发患者体内的热能,进行物理降温,1例症状较轻的患者适当服些感冒药,两日后痊愈。另1例患者由于较重的暑热感冒,对其辅以中药内服进行治疗后,强调医务室内病床修养至24~48小时观察和护理。具体措施:做到医务室的开窗、通风,尽量不开空调等,另外每8小时对其体表进行温水搽拭身体的物理降温。
  2 结果
  根据对1例重症患者的护理措施干预,患者24小时内查测体温明显降温,呕吐现象好转,30小时后离开医务室回到宿舍进行休息。综上,夏季高温天气下,如遇昏厥现象发生的患者,应及时到医务室就诊,对重症患者,或反复病发的患者而言服药后24小时内护理的措施是治愈的关键。
  3 讨论
  中暑是夏季典型的气象过敏反应。产生中暑的因素除了气温外,还与湿度、日照、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暴露时间、体质强弱、营养状况、水盐供给以及健康状况有关。此外,年老、体弱多病、肥胖、饥饿等均可能是中暑的原因。其症状为高热、无汗及昏迷。如不赶快救治,很快会发展出现全身抽搐、心律失常、脑水肿、休克甚至死亡。中暑根据发生症状可分为中暑高热、日射病、中暑痉挛、中暑衰竭等类型。
  3.1 中暑症状类型
  3.1.1 先兆中暑:在高温下作业,出现大汗、口渴、头昏、眼花、胸闷、恶心、四肢无力及发麻、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高(37℃以下),称先兆中暑。
  3.1.2 轻症中暑:除上述表现外,尚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而不能继续劳动者,体温在38℃以上;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现象,有早期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如面色苍白、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数等。如能及时处理,数小时内可恢复正常。
  3.1.3 重症中暑:凡有上述症状,并伴有昏厥、昏迷、痉挛,或一日内不能恢复者。
  发现中暑病人可进行以下处理: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鼓励病人喝些淡盐开水或其他含盐的清凉饮料;可选用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情急之下可以掐人中穴;病人发高热,可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敷头部、颈、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或以冰水擦身,辅以电风扇吹风,帮助降温;先兆中暑及轻症中暑经过上述处理后,一般能够缓解。如病人出现高热不退、神志不清、抽搐等重度中暑症状,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3.2 夏季中暑预防措施:一是注意收听高温预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遇高温天气,尤其是每天的11点至14点,尽量减少外出,适当午睡,饮食宜清淡,多喝些淡盐开水、绿豆汤,每天勤洗澡、擦身。二是野外工作、外出旅游、观看露天体育比赛时,一定要带上防暑工具,如遮阳伞、太阳镜等,不要长时间在太阳下曝晒,注意到阴凉处休息,年老体弱者外出一定要有家人陪同。需要注意的是,常有病人将夏季时发生的发热、头痛、全身乏力都当成中暑,这是不正确的,往往他们只是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除了有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的症状外,大都有畏寒、鼻塞、流涕、咽喉疼痛、咳嗽、全身酸痛等症状,患者发病前无高温劳作史,须予以区别治疗。
  3.2. 1夏季防止热伤风:暑天感冒俗称“热伤风”。夏季天气炎热,为了散发体内的热能,人体的表皮血管和汗腺孔扩张,出汗很多。入睡后易使身体受凉而发生感冒。暑天感冒,病情较轻的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病情较重的常有高热,而且出汗后热仍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