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牙签一掰两半做慈善一掷千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牙签一掰两半做慈善一掷千金

用牙签一掰两半做慈善一掷千金虽然清心寡欲甚至以抠门著称,王永庆独独在一件事情上一掷千金、挥金如土――这就是慈善事业。汶川地震后率先捐款1个亿,让社会对王永庆产生强烈的好奇与敬佩。其实早在十年前,王永庆就公布了他的三个宏大的慈善梦想。 人物简历 王永庆 1916年1月出生于中国台湾地区台北市 1932年自办米店 1954年筹办台塑公司。 2004年成为台湾最大的民营企业,王永庆被称为“经营之神” 养生有道 自种有机蔬菜 凌晨两点半,除了偶尔呼啸而过的汽车和结束一夜狂欢后的夜猫族叽叽喳喳地拦车回家外,忠孝东路空空荡荡,寂静无声。就在这片静谧之中,不远处的敦化北路与民生东路路口,原本一片漆黑的台塑大楼内,十三楼的窗户里突然透出灯光来。 是王永庆起床的时间了。一天的生活从凌晨两点半开始,这个习惯他已经维持了三四十年。起床后的必做之事为著名的毛巾操,有时也会搭配快走、游泳等运动,“一定要做到筋骨动、心脏跳、汗水流”。 在台塑十三楼的空中庭院活动完筋骨后,王永庆开始静坐,驱散脑中所有杂念,沉淀心灵。静坐这门功夫,据说王永庆的功力已经达到练气阶段,客厅里十多座紫水晶也是为了帮助练气之用。一个多小时的静坐之后,天已蒙蒙亮,简单吃过早饭,六点到八点,王永庆回床睡回笼觉,九点整神清气爽地出现在二楼办公室。 92岁的台湾首富王永庆能保持旺盛的活力,秘诀当然不只是每天凌晨的早锻炼。“肉要少吃,要扩大吃生菜。”王永庆的生菜跟普通人的不一样。在台塑大楼顶楼有温室一间,种植的全是无污染的有机生鲜蔬菜。台塑集团属下的台塑环保科技,从厨余研发到有机肥料,王永庆都率先享用。2004年9月更在林口球场边整理出占地约一公顷的实验农场,成功栽种出的有机蔬菜,供应王永庆日日食用,肥料用的正是台塑积极回收的厨余。 简单而规律的生活习惯使得年逾九十的王永庆仍然能坐镇台湾第一大企业。尽管名下企业年营业额高达新台币约15000亿元,个人也以近百亿美元的身价位列《福布斯》全球顶级富人榜,王永庆仍然保持着70多年前白手起家时的朴素甚至抠门。 抠门有理 牙签掰两半使 坐飞机很少坐头等舱;鞋上衲着补丁;一条毛巾跟随他30年;甚至用牙签,也要一掰为二,做两次使用――这在普通老百姓也算很节俭的了,何况是王永庆,简直匪夷所思。 王永庆不仅本人节俭非常出名,对子女也是相当抠门。他的儿女们在美国读书时很不富裕,因为王永庆供给的学费、生活费都算得十分精准,就像管理手下企业一样,总是给得“刚刚好”,不让他们有一丝享受奢侈的机会,王永庆和儿女联络都是写信,从不打电话,“因为觉得打电话太贵”。其夫人杨娇表示,儿女还必须回信报告花了哪些钱,连买支牙膏也得写上去! 即便现在对孙辈,王永庆也不是含饴弄孙的心情。在美国念大学的外孙,暑假回台塑生产线实习,王永庆要求他每天、每周都要写报告:“如何改善效率”。还有另一个奇特的报告:分析“学费”能有多少产出。 慈善为本 赈灾一掷亿元 虽然清心寡欲甚至以抠门著称,王永庆独独在一件事情上一掷千金、挥金如土――这就是慈善事业。汶川地震后率先捐款1个亿,让社会对王永庆产生强烈的好奇与敬佩。其实早在十年前,王永庆就公布了他的三个宏大的慈善梦想。 第一个梦想是在台湾广建养生文化村。养生文化村最早的缘起,是因十几年前王永庆有一次到长庚医院视察,发现急诊室排队住院的老年病患者非常多。他感到除了基本的医疗外,还要有进一步的老人安养护理。于是“想到哪,做到哪”的王永庆,立即指示下属开始研究先进国家的老人照顾体系,决心自行开发一套崭新的老人照顾模式。 王永庆的养生文化村重在“文化”。“文化的含义,是让每个住进来的老人家,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安养服务,而是积极地创造退休后的生活,让每个住民都过得很有尊严,也过得很快乐、健康,所以软体的规划才是重点。” 原本养生文化村的规划仿照其他安养机构,重在配备充足的服务人员,但王永庆却否定了这一方案。他认为服务人员只要一半就够了,一些不需要体能、不具危险性的工作,可以直接由住所中的老人担任。让这些老人参与社区工作,除了有事可做,也可获取报酬,而且由老人照顾老人,才能真正了解老人的需求,达到“老扶老,老助老”的目标。 第二个梦想是发放700万个厨余桶,解决污染、土壤酸化的问题。“模具一定要多做几组,厨余桶的产量才能负荷。”在王永庆宣布半退休后,台塑环保科技总经理施重德是少数随时会接到王永庆电话的高阶主管之一,因为厨余回收是王永庆另一项重点工程。 他自掏腰包花五六亿元购置了700万个厨余桶,分送给各个家庭。厨余回收之后,送到台塑环保科技各地的处理厂,经过摄氏八十几度高温发酵杀菌的制程之后,做成一袋一袋固态的有机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