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权医生陈晓兰我不怕别人数我脚印
维权医生陈晓兰我不怕别人数我脚印有关药物贮藏温度的争议,再次将2008年“感动中国”的维权医生陈晓兰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我反映的问题老不给解决,我不来行吗?”陈晓兰总是不卑不亢,绵里藏针。想不明白的事太多,陈晓兰也就不太愿意去想,还是继续维权吧,这件事她决定要一直做,做到她做不动为止。陈晓兰,原上海市虹口区广中地段医院理疗科医生。自1997年来,她一直从事医疗器械行业维权,被她揭露的各种医疗器械达20多种,其中8种假冒伪劣医疗器械被查处。现任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监督信息员。“我不是在打假,我是在维权”
8月19日,陈晓兰坐上了从上海去北京的火车。她已经记不清楚这是自己第几次去北京,但她的目的地往往只有一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在启程去北京前,陈晓兰转发了一条微博,内容是关于高烧幼儿被医院要求做腰椎穿刺。她的微博内容基本上都和医药有关,和各种质疑有关,最近唯一一条关于她自己的,是手机被盗后失而复得的感谢。
8月19日晚11点刚过,洗完澡的陈晓兰给记者发来短信:“这个宾馆只有一台电话,用它接受采访不妥。我明天从国家药监局回来后,去附近朋友住的宾馆,她住的是标间有电话,到时候我把电话号码给您,好吗?”如此大费周章,是因为陈晓兰用手机接听电话时的长途漫游费太高,她不舍得用。她把省下来的所有钱都用在医药维权上,这才是她想做的事情。十几年来,陈晓兰在维权之路上已经花了几十万元。
如果不是因为那些令她寒心的医药黑幕,对于父母均毕业于美国圣约翰大学,从小有私人裁缝和家庭医生,踢的毽子都是用奶奶的金戒指做毽坠的陈晓兰来说,她今天的生活原本该是在上海静谧的弄堂口晒着太阳含饴弄孙,或是去邻居家串串门,偶尔打打麻将,像你能想象到的上海女人一样优雅地生活着。
陈晓兰打定主意做医药维权是1997年7月的一个早晨,刚到医院办公室的陈晓兰被一位患者弄糊涂了。这位患者向她反映,某医生给他开的“激光针”,一针就要40元,再加上药费就得100多元,贵且不说,关键是这个针扎在身上非常疼,打了以后浑身颤抖。“激光针”是陈晓兰从未听说过的,几经了解,她发现所谓的“光”并非激光而是紫外光。进一步实验后陈晓兰发现,经过“激光针”光量子充氧后,原本澄清的药水中生成了絮状物,这样的药水会不会发生新的药物变化?这种变化又可能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但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些个问题——多数做过光量子治疗的患者,皆没有留下病史记录,这意味着使用这种疗法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将永远无法得到证实。
随后,陈晓兰调查了23位接受过“激光针”治疗的病患,接受过10次或以上治疗的人出现了重度感染,其中有9位死于肾功能衰竭和肺栓塞。紧接着,她又发现与这种治疗仪器配套使用的“一次性石英玻璃输液器”的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登记号是假的。与此同时,医院却把“激光针”当作是摇钱树,每天都有大量病人在医生的建议下排队打“激光针”,高峰时其营收占全院的60%以上。在陈晓兰多次上访及亲身试针取证后,1999年4月15日,上海市卫生局会同医疗保险局、医药管理局,作出禁止使用光量子治疗仪和石英玻璃输液器的决定。在上海横行3年的“光量子”,终于成为历史。
陈晓兰8月20日的这次北上,是为了药物贮藏的事情。如果不是前段时间外孙女感冒高烧服用平时挺管用的一款特效药后,并没有收到预期的疗效,陈晓兰也许不会就中成药贮藏温度引发的用药安全问题,专程去制药企业问询,并一次次奔走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福建等地的多家医院、药房探访。说到这里,原本一口吴侬软语的陈晓兰,语气突然变得激动起来:“有的药物要求在阴凉处贮藏,所谓阴凉处贮藏的意思就是在20℃以下的环境保存。但我调查了那么久,居然没有一个药师知道阴凉处贮藏的意思就是20℃以下贮藏!”
普通老百姓或许还没有认识到药品买回来放在药箱,也要维持贮藏环境温度的重要性,但陈晓兰不认为这可以成为医院、药房等专业机构为自己找的托辞。如果药物贮藏条件不达标,意味着药物会变质,这些变质的药物被人服用后,“我不敢想象后果。”陈晓兰说,“我做了30多年医生,还算有点专业知识,可是我也要花时间调研才能弄明白问题的严重。不要说普通老百姓,就是监管部门的人,也需要听我几个小时的解释才会明白。”
“激光针”、输液泛滥、人工心脏移植、药品贮藏……从1997年至今,陈晓兰一直在坚持打击假冒伪劣药品、非法医疗器械,调研并揭露各种极具争议的医药问题,但她不承认自己是在打假,对她来说,这只是尽责任的维权——“我觉得我是一名医生,至少要对患者的生命负责。” “危险不可怕,可怕的是麻木不仁”
在漫漫维权路上,屡次上访反映医药问题的陈晓兰不是没有受到过威胁。
2003年的一天,陈晓兰登上前往北京的列车,准备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做再一次情况举报。刚整理好铺位,一位陌生男子就敲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