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肾结核36例CT临床诊断价值探析
肾结核36例CT临床诊断价值探析摘 要 目的:通过探讨肾结核36例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以期提高其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临床和CT确诊的肾结核病例,做出相应CT表现判别。结果:肾结核的CT表现随病程、病理的变化而变化,主要表现为实质内低密度灶、形态改变、钙化,并可合并肾积水、输尿管膀胱和肾周改变以及肾功能损害等。结论:CT检查可观察肾实质及肾盂、肾盏内的病灶,对肾结核的典型表现如花瓣征、钙化、不对称性肾积水及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壁的增厚明显优于其他检查方法,同时可明确患肾功能、周围情况以及是否合并其他脏器结核,为临床提供更加直观和丰富的确诊依据。
关键词 肾结核 CT诊断 鉴别诊断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7.198
肾结核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也是引起输尿管、膀胱、生殖系结核的重要细菌来源[1]。近年来结核发病率明显上升,肾结核的正确诊断显得尤其重要,由于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常误诊误治,因此探讨肾结核的36例特征,以期提高肾结核的诊断率。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46岁。临床症状有潮热、盗汗、乏力13例,腰酸痛不适20例,膀胱刺激征5例,无痛性血尿10例,无明显症状4例,其中尿常规检查异常30例,尿蛋白(+++~++++),尿白细胞(++~+++),尿红细胞(++~++++)等;肾功能检查异常12例。
检查方法:CT机型为西门子双排螺旋CT。扫描范围由肾上极至肾下极,部分扫至下腹部,平扫层厚、层间均8~10mm,增强扫描,层厚、层间均4mm,4例做层间2mm重建,30例患者做增强扫描,1例仅做CT平扫,其中6例无功能肾。
CT影像表现:①形态改变:病肾共计32肾,其中增大25肾,缩小5肾,正常大小2肾。肾脏增大多为不均匀性增大,表现肾形态不规则。②钙化16例,其中大块状钙化8例,结节状钙化3例,小点状钙化5例,钙化多位于肾皮质内。其中1例一侧肾完全钙化呈“自截肾”。③肾实质内低密度、脓腔:单发2例,多发7例。表现大小不等。圆形、类圆形低密度灶,CT值5-25HU,边缘模糊或清楚,其内或周边可有钙化斑,增强扫描中央无强化,边缘可见环状强化。④肾积水改变:肾盂、肾盏扩张积水18例,缩小或闭塞5例,正常2例,其中肾盏不对称性扩张15例。⑤输尿管的改变:管腔扩张、管壁增厚16例,其中1例显示上段输尿管条形钙化。⑥肾周的改变:肾筋膜增厚、粘连5例,肾周脓肿2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2例,增强后环行钙化。⑦肾功能的改变:14例显示患肾功能减弱,强化程度低于健肾,5例显示患肾无功能。
鉴别诊断:①肾结石并积水:结石边缘光整,位于肾盂、肾盏内,近端肾盏、肾盂扩张,边缘锐利,肾皮质内无钙化。②肾囊肿:呈边缘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囊性占位,壁薄、无强化,无肾盂输尿管壁增厚,肾功能正常。③多囊肾:双肾明显增大,内见多发大小不等的囊性占位,肾盏受压改变,往往伴有多囊肝。④肾脓肿:低密度,密度高于水,低于肾实质,若内有气体是其特征性表现,壁厚呈环状强化,无钙化,临床多有高热症状。
讨 论
肾结核多为血行感染。过去临床诊断泌尿系结核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24小时尿沉渣检查和尿培养结核菌。两者虽能诊断泌尿系结核,却对病变的具体部位无法判断,对病变形态、范围及分型无法估计,且两者均有假阴性及假阳性。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影像学的作用更显突出[2]。
肾结核的CT表现:肾结核早期肾外形变化不明显,肾实质内可见单发或多发略低密度结节,边缘模糊,呈“虫咬状”,增强扫描病灶内无明显强化,边界可变清晰。肾结核进展期肾外形增大或缩小实质内可见多发囊状低密度影,围绕肾盂排列,呈“花瓣”样,CT值11~30HU,相邻肾实质变薄,肾盂肾盏可见扩张积水,肾盂输尿管壁可增厚,病灶边缘可见点线、蛋壳状及不规则形钙化,增强扫描病灶内无明显强化,边缘呈轻到中度的强化,这是空洞壁上肉芽组织增生的缘故,患肾实质CT值明显低于正常肾脏,表明肾功能下降[3]。肾结核晚期肾外形明显缩小,肾实质明显萎缩,广泛钙化,即“肾自截”。
CT征象的病理学基础:肾结核绝大多数为干酪空洞或溃疡空洞型,硬化型及结核瘤型少见。肾实质破坏形成空洞,空洞多位于肾髓质锥体内;空洞可破入肾盏,并破坏肾盏、肾盂,此时常有纤维组织增生,引起肾盏根部缩窄,形成肾盏脓腔;纤维增生也可单独引起肾盂、肾盏根部缩窄而致肾盂、肾盏积水。空洞内容为干酪样坏死物或尿液,故增强扫描无强化。由于纤维化的存在,空洞呈向心性聚拢排列,故其断面呈“花瓣”状,此征象甚具特征性[5]。因此,此征象反映了肾结核的病理基础,即肾实质干酪样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及其引起的肾盂、肾盏不对称积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