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铅芯橡胶支座隔震参数研究
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铅芯橡胶支座隔震参数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大连 辽宁116023)
中图分类号:U44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200-02
摘要:以大连湾跨海大桥方案为背景,对设置了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结构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并对铅芯橡胶支座进行了参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屈服后刚度增大时,梁端和塔顶的纵向位移有明显减小的趋势,而塔底的弯矩和剪力有减小的趋势,墩底弯矩和剪力有增大的趋势;当屈服力增加时,梁端和塔顶的纵向位移有明显减小的趋势,而塔底与墩底的弯矩和剪力的几乎无变化。
关键词: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铅芯橡胶支座;隔震;参数分析
The Seismic Isolation of Lead Rubber Bearing for Self-anchored Cable-stayed and Suspension Bridge
Guo Zi-hua
(The Design Institute of Civil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 of DUT, Dalian LiaoNing Province116023)
Abstract: The nonlinear time-history of Dalian Bay Cross-Sea Bridge programme that set up lead rubber bearings had been analyzed, meanwhile, discussed parameter change and its impact on structural internal force and displacement.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increasing of post-yield stiffness, not only longitudinal displacement of beam end and tower top, but also moment and shear force at bottom of tower had a decrease; however, moment and shear force at bottom of pier had a increasing trend; When Yield strength increases, longitudinal displacement of beam end and tower top had a significant trend of reducing, but moments and shear forces at bottom of pier and tower almost had no change.
Keyword: self-anchored cable-stayed and suspension bridge;lead rubber bearing; seismic isolation;parameter analysis
一、 引言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危害。近些年震害调查显示,在强烈的地震动作用下,按照传统的强度理论进行设计的结构很多不具备抵抗强震的能力,但有些结构却没有倒塌,甚至也没有产生严重破坏。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主要考虑如何为结构提供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1]。但是有些情况,要靠结构自身抵抗地震作用非常困难,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因此必须寻求合理有效的抗震措施,如结构控制技术,这种技术通过在结构特定部位装设某种装置或施加外力等措施来改变或调整结构的动力特性及作用,确保结构安全,结构控制技术主要有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和混合控制。目前应用广泛,相对成熟的是减、隔震技术[2-4]。
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作为一种新型的桥梁结构形式,具备了传统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的诸多优点,而且由于庞大锚碇的取消,更好的适应了深海软土地基的建设,在不良地质环境条件下具有强劲的竞争力,目前已被工程界
采纳。对于主塔下设置支座的纵向半漂浮的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学行为具有特殊性,同时常规的抗震措施很难保证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安全性,因此寻求有效的减隔震措施[5-7],减小地震作用下结构的位移及内力响应,就成为了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抗震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大连湾跨海大桥方案为背景,对设置了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结构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并对铅芯橡胶支座进行了参数分析。
二、工程概况
大连湾跨海大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