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台湾牛肉面背后眷村情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谈台湾牛肉面背后眷村情结

谈谈台湾牛肉面背后眷村情结摘 要:小吃美食往往都有一段来历,这些来历可以说是一种见证和记录。台湾牛肉面就是一种,它记录的是台湾眷村人的浓浓思乡情。撰此文是想借美食谈谈眷村人的故乡情结。 关键词:台湾小吃;牛肉面;四川;眷村;迁徙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288—01 台湾,一个美丽的宝岛。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造就了其优美如画的风景;民族的融合、文化的互动衍生出了众多琳琅满目的小吃。在这众多的小吃中,有样东西是到台湾必须一尝的,那就是台北牛肉面。在这看似简单的美味背后,却有着一个关于一种特殊的“村落”——“眷村”的故事。它的背后则连接着台陆两岸浓浓的血脉之情。 一、台北的牛肉面文化 台北牛肉面可以说是台湾的地标性美食,更是中华各地文化风俗融合的产物。在台北,各种品牌的牛肉面店争相斗艳,让人目不暇接。 “在2005年仲夏时节,第一届台北国际牛肉面节隆重举行。此次牛肉面节以世界牛肉面之都在台北为主题,与来自各地的热爱美食的人们一起共享牛肉面的美味之道。节日期间,举办了美食家峰会、牛肉面料理王竞赛、牛肉面嘉年华、牛肉面好店评选等等活动。43天的时间,盛况空前。”从此,每年入秋时节,都会举办一次这样的活动,现在已经成为台北美食文化的著名节庆之一了,而台北牛肉面,无疑也成为了台湾的一张美食文化名片。不仅在台湾,在世界其他许多地方你都能寻找到它熟悉的身影,“在海外通称台湾牛肉面,在美国则摇身变成了加州牛肉面,在加拿大多伦多还有孙记牛肉面,吸引了各地喜爱牛肉面的人们。” 二、台湾牛肉面与眷村的联系 台湾牛肉面分清炖、红烧两大派系。其中川味牛肉面更是一枝独秀,众所周知。 提到“川味”二字,大家必会想到四川的红烧牛肉面,而台湾的川味牛肉也是以辣豆瓣酱为主,整个面无论外观还是味道都与四川的红烧牛肉面有颇多相似之处。且这川味牛肉面的关键——辣豆瓣酱,就是按照四川的郫县豆瓣酱的做法而来。据说川味牛肉面起源于冈山,是由老兵牛肉面摊发展而来。而冈山原是空军官校所在地,官校迁自成都,大多为四川人。原来这牛肉面是眷村老兵思乡的念物。当年他们背井离乡来到台湾,因思念家乡便竭力再现家乡味道的同时又融入了当地的风味,川味红烧牛肉面就这样发展而来。不光满足了口欲,还慰藉了思乡之情。 三、眷村的来历和眷村人的故乡情结 “眷村顾名思义,就是眷属居住的村落,这里的眷属一般特指军人的家眷。台湾眷村兴起于大概1949年起至1960年左右。当时,由于国共内战失利后,国民政府迁至台湾,从中国大陆撤退到台湾的包括60万军队在内的国民政府公务员、党团官员和军眷等,合计共约为120万人。”为了安排这些新移民,国民政府便取地兴建房舍,使他们聚居于一地形成了类似村落的聚居地,俗称“眷村”。 其实眷村一开始只是个临时居所,并无长期存在的打算。因此眷村居民们还热切地期盼着回大陆的那天。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短暂的一住竟是一生。 1975年,蒋介石去世了。随着蒋介石的去世,眷村人企盼了多年的回家之梦也跟着破灭了。当得知蒋氏死讯时,许多眷村人都大哭起来,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就如《宝岛眷村》一书中写到的那样“等到那个人十几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回家,发现他母亲在哭,然后开始往箱子里面放东西,放的不是远行的行李,而是冬天的和不穿的衣服。当把箱子收起来的时候,他不讲话,他妈妈也不讲话。但是他们心里都明白——家,他们是再也回不去了。”这段描写正是 “眷村人” 当时最真实的心理写照。 于是眷村人不再做梦了。老一代自知回乡无望,就把希望寄托在后代身上。要他们从小就熟记故乡地址和家里从未曾谋面的亲人的名字。且每逢节庆,都要隔海遥祭大陆的祖先。他们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乡音和故乡的生活饮食习惯,以此来宣泄他们的思乡之情和背乡之痛。正因为这样的坚持,他们似乎真的被住区的“竹篱”隔离在世界之外了,眷村第一代无法融入周遭的台湾“本省人”的新环境里。因此,曾经有人曾“竹篱笆”来形容眷村人的这种自我圈禁。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三代成长起来并逐渐走出眷村,外部文化传统与眷村的文化传统终于逐渐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眷村人也终于从自我圈禁中走了出来重新又融入了新时代。 四、结语 台湾牛肉面,不仅是台湾打造的一张美食文化名片,更是台湾一段特殊历史的见证。它既是第一代眷村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更是眷村后人对昔日儿时的“家”——“眷村”的深深眷念。可以说眷村情结才是这面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YES娱乐.2011台北国际牛肉面节[EB/OL]. http:///Contentke0cuvduznam4.shtml,2011—11—10.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