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安阳市登革热监测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阳市登革热监测方案

安阳市登革热监测方案 (试行) 登革热是由1~4型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由于登革热传播迅猛发病率高, 一、监测目的 (一)了解我市登革热的疫情动态、流行规律,及早发现疫情; (二)了解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群(包括孳生和密度变化)的动态变化及登革病毒携带状况; (三)为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病例定义 (一)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二)诊断标准 1. 流行病学史 生活在登革热流行区或发病前15天内去过流行区,有蚊虫叮咬史。 2. 临床表现 2.1 突然发病,畏寒、发热(24~36小时内可达39~40℃,部分患者表现为双峰热),伴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 2.2 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以及肌肉、关节和骨骼痛; 2.3 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出血; 2.4 浅表淋巴结肿大; 2.5 皮疹:于病程3~7天出现为多样性皮疹(麻疹样、猩红热样)、皮下出血点等。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不脱屑。持续3~5天; 2.6 少数患者可表现为脑炎样脑病症状和体征; 2.7 有出血倾向(束臂试验阳性),一般在病程5~8天出现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或胸腹腔出血; 2.8 多器官大量出血; 2.9 肝肿大; 2.10 伴有休克。 3. 实验室检查 3.1 末梢血检查:血小板减少(≤100×109/L)。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分类计数相对增多; 3.2 血液浓缩:血细胞容积增加20%以上; 3.3 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性(见附件1、2); 3.4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见附件3); 3.5 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及4倍以上增长(见附件1、2); 3.6 从急性期病人血清、脑脊液(发病5日内)或尸解脏器(脑、肝等)中分离到登革热病毒或检测到病毒序列或检测到病毒抗原(见附件4、5、6、7)。 4. 病例分类 4.1 登革热疑似病例:具备1、2.1、2.2以及2.3~2.7之一以上者。 4.2 登革热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加3.1(登革热流行已确定时)或再加3.3(出现散发病例或流行尚未确定时)。 4.3 实验室确诊病例: 4.3.1 登革热:临床诊断病例加3.4、3.5、3.6中的任何一项。 4.3.2 登革出血热:登革热实验室确诊病例加2.8、2.9和3.2。 4.3.3 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出血热加2.10。 三、监测内容和方法 (一)全市常规监测 1. 病例的发现和报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规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登革热病例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填写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向相应单位送(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具备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 发生输入性病例和暴发疫情时,病例报告同上,暴发疫情报告按《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进行报告。即责任报告单位发现输入性病例和暴发疫情事件后应在2个小时内用电话等方式向属地县级疾病控制机构报告;属地县级疾病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向本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控制机构报告,同时迅速组织流行病学调查与现场处置。 2. 个案调查 根据目前全国登革热疫情流行状况,在没有登革热疫情大规模暴发流行时,各县(市、区)对所报告的登革热病例和疑似病例全部进行个案调查(个案调查表见附表1)。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于每月10日前将上一月个案调查表电子版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生输入性病例和暴发疫情时,按方案中三(一)5“输入性病例和暴发疫情监测”的要求进行调查。 3. 血清学核实诊断 采集急性期血清或采集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检测。 血清标本应在各个疫点采集。发生输入性病例和暴发疫情时,首发病例及首例临床诊断病例必须采集。 4. 病原学监测 采集急性期患者血清(发病5日内)进行病原学监测。 所有病例血清的采集都要考虑其流行病学意义,即在各个疫点采集,而且在发生输入性病例和暴发疫情时,首发病例及首例临床诊断病例必须进行病原学检测。 5. 输入性病例和暴发疫情监测 (1)定义 ①输入性病例:发病前15天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我国的台湾省,有蚊虫叮咬史;或登革热病人急性期血清的阳性PCR产物或分离到的病毒经序列测定,其preM/E序列与到过的国家或地区的相同序列高度同源。 ②暴发疫情:一个最长潜伏期(15天)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例如一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