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同步精练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Word版含答案
训练3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汉武帝( )
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
B.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
C.让身边侍从、秘书参与军国大事
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
2.唐朝元和年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佑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佑的意见。崔佑所属的部门应是(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参知政事
3.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
A.决策权
B.行政权
C.军政权
D.财政权
4.唐承隋制,置御史台,设御史大夫一人,正三品。《唐会要·御史台》云:“正朝廷纲纪,举百家紊失。”《新唐书·百官志》云:“大夫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唐御史台的主要职能及设立的根本目的是( )
A.监察,揭发百官罪恶
B.礼仪,重视社会教化
C.监察,强化皇权统治
D.刑法,维护百姓利益
5.《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该材料主要说明了( )
A.科举制是在隋朝时创立的
B.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C.唐朝进士科为世人所推崇
D.当时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考试
6.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场景,许多成语典故都与此考试制度有关,如名落孙山、朱衣点头、金榜题名、黄粱一梦等。该制度( )
A.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B.把考试选拔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
C.把考试选拔和世袭制结合起来
D.把世袭制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
7.封泥又叫“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封泥中隐含着诸多历史信息。下图是西汉时期的封泥,从中可以看出西汉地方制度所具有的特点是( )
汝南郡项县“项长之印” 河间王刘辟疆“河间王玺”
A.实行郡国并行制
B.广泛推行封国制
C.实行郡县两级制
D.推行单一县制
8.下列四图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④②①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①③②④
9.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材料三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在这方面的重要意义。
(2)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特点。
1.C 2.B 3.B 4.C 5.C 6.A 7.A 8.A 9.(1)区别:分封制下,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出任政府职务,实行世卿世禄制;郡县制下,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
意义:在国家制度中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
(2)郡国并行。导致地方权力过大,削弱了中央集权。
(3)特点: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地方势力不断削弱,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解析 第(1)问可在材料一中寻找关键信息回答,如“世卿世禄制”“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等。第(2)问注意观察地图的特点,根据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来判断,其弊端可结合西周分封制的弊端来回答。第(3)问实际考查行省制度,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第(4)问需综合三则材料,从总趋势上来分析地方行政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及特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科学研究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docx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与中国历史发展的辨证统一.doc
- 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doc
- 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doc
- 科文学院电力电子试卷15号答案朱剑.doc
- 科目二教案`.doc
- 秘书应具备的素质.doc
- 积商的变化规律教案.doc
-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案例.docx
- 移动模架拼装作业指导书-正文.doc
- 2014学年高二语文单课训练专题一第6课应用体验之旅(苏教版必修5)Word版含答案].doc
- 2014年版全日制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提交稿140617).docx
- 20141230084947福建省漳州八校2015届高三年联考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 2014年广东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高清WORD版)学生版.doc
- 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20多个知识点交叉试题.doc
- 2014年广东省文综高考试卷.doc
- 2014年新课标卷理综试卷分析.doc
- 2014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考试.doc
- 2014年高考广东卷地理真题word版及标准答案.doc
- 2014年高考广东文综地理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