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学生异常心理培养“阳光型”人才.docVIP

探究学生异常心理培养“阳光型”人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究学生异常心理培养“阳光型”人才

探究学生异常心理 培养“阳光型”人才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与研究 桂平市第一中学化学组 陆月源 邮编:537200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学生中存在的异常心理进行调查分析,阐述了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创设化学实验美、挖掘教学素材等对策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阳光型”人才,为中学化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探究 异常心理 “阳光型” 近年来,我校招聘了专职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已经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我们最重要的教育任务是培养出具有较大心理承受能力的“阳光型”人才。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要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走出重知识教育、轻学生心理健康的误区。在学科教学中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既是推进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一相重要而有效的策略,又是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笔者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谈谈自己的做法,以作引玉之砖。 1.学生异常心理调查研究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身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小组的组长,这学期我组织我校化学组成员对我校1707名学生进行调查,学生全部参与,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经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调查内容 未发生 发生过,对你的影响程度 没有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 1考试失败或不理想 0 269 481 667 189 101 2与同学和好友发生纠纷 512 358 324 512 0 0 3不喜欢上学 1024 307 341 0 17 17 4学习负担重 205 119 1024 273 85 0 5与老师关系紧张 1007 256 410 17 0 0 6当中丢面子 478 529 427 273 0 0 7预期的评选落空如三好生 683 819 205 0 0 0 8升学的压力 597 393 495 222 0 0 9家庭给你施加学习压力 529 341 683 85 68 0 10别人对你的成绩没有做出恰当的评价 0 785 580 205 137 0 11躯体表现,如头痛、胃口不好、失眠等 0 393 1127 188 0 0 12人际关系敏感,如比不上他人、对旁人求全责备等 0 871 478 256 68 34 13抑郁,如容易哭泣、感到孤独苦闷、前途无望等 0 956 512 85 102 51 14焦虑,如感到难以完成任务容易紧张等 0 871 427 102 239 68 2.成因分析及教育对策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我校学生中存在轻重不同的异常心理,分布较广,主要体现为学习心理障碍。从学习心理不良的原因看,绝大多数学生心理异常是由种种心理适应不良或心理障碍造成的。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根源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举止不当,造成师生沟通方面的隔阂和障碍,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一种是根源在于学生自身,一部分学生往往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意志薄弱、缺乏自信、难于应付挫折,甚至染上不良习惯如赌博、玩QQ农场等。 既然引发学生异常心理的来源主要是教师和学生,而二者又同时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角色,那么,如何处理好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关系,就成为能否解决学生异常心理的关键。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心理品质形成的活动载体,理应成为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的主渠道。我们本着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原则,即充分吃透教材,优化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在“标本兼治”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下面笔者根据十多年来从事化学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对学生存在的异常心理作出以下对策: 2.1.创设化学实验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是智慧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追求美弘扬美的活动,学生的心灵需要美的滋润,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活动需要美的激发,教学的优质高效需要美的推动。总之,教学需要美,学生的发展更需要美。化学实验改革应加强实验美的创设,才能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浓厚的认识兴趣。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要向学生展示化学仪器美,化学物质美,重要的是在实验操作美,实验装置的和谐美和实验现象美上狠下功夫,力求装置简单美观,操作简便安全,现象明显精彩。例如向CuSO4溶液中滴加较浓的烧碱溶液,产生的絮状沉淀恰似蓝色的钟乳石,使学生惊奇万分;把喷泉装置上的胶头滴管取掉,而喷水导管口插一根细铁钉则产生花朵般的喷泉,令学生赏心悦目;在两个平底烧瓶里注入等量的稀盐酸,将分别装有适量纯碱和小苏打粉末的两个气球扎在烧瓶口部,演示时将气球里的粉末同时抖入烧瓶里,彩色气球就像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