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烯烃合成表面活性剂
烯烃合成表面活性剂
??α-烯烃(LAO)是指在α-位上有双键、通式为RCH=CH2的直链烯烃,其中R是烷基基团。虽然,乙烯、丙烯也属于。烯烃类,但是在化学分类上,α-烯烃一般指链碳数在6个以上的烯烃,不过习惯上己把丁烯-1也纳入α-烯烃范围。 ????α-烯烃有广泛的用途,各种用途取决于碳链的长度。α-烯烃作为共聚单体、表面活性剂合成中间体、增塑剂用醇、合成润滑油和油品添加剂使用。α-烯烃类产品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品种是碳4、碳6和碳8等,C4(丁烯-1)、C6(己烯-1)和C8(辛烯-1)在生产高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HDPE/LLDPE)中用作共聚单体,占了总消费量的50%,可改善PE密度,提高其抗撕裂和拉伸强度。? ????ChemSystem公司认为1994~2005年之间聚乙烯共聚单体C6-C8?α-烯烃是需求增长较快的品种,年均需求量增长率8.5%-10%,而且所占比例从1994年的48.4%增至2005年的58%。有些C8和C12α-烯烃掺入聚α-烯烃(PAO)用作润滑油。烯烃经羰基合成制得的直链C7~C11醇是重要的增塑剂中间体,C9和C9用作异壬醇和异癸醇的原料。使用这类增塑剂醇的PE制品,其低温柔软性、加工性、室外耐候性更好,尤其适用于制造电缆电线、汽车配件或装饰件上。C11~C14α-烯烃经羰基化制得C12~C15洗涤剂醇,C12-C18主要用于合成洗涤剂,生产的洗涤剂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C14一C18α-烯烃用于制AOS,C12~C15α-烯烃被用于烷基苯,C12α-烯烃用来制十二烷基酚的生产中,C8~C12用于聚α-烯烃;C6~C8用于脂肪酸,C16~C24α-烯烃可用于润滑油及添加剂和钻井液生产。 ????2001年全球α-烯烃生产能力为320万吨/年,2005年将达420万吨/年。亚洲占全球消费份额将从2000年15%上升到2010年的19%;西欧和北美份额相应从75%下降到65%。据统计分析,2002年全球α-烯烃总产能达350万吨/年。其中北美占64%;西欧占16%:东欧占9%;亚太地区占3%;其他地区占8%。全球主要生产商占总产能的比例分别为:壳牌化学公司占34%,BP公司占29%,雪佛龙菲利浦斯化学公司占17%,萨索尔公司占8%,出光石化公司占1.5%,其他公司占10.5%。预计,世界α-烯烃生产能力将从2003年370万吨/年进一步增加到2007年的440万吨/年以上。 ????随着我国石油化工、合成材料以及精细化工的发展,对α-烯烃的需求日益增加。据规划部门预测,1997年国内α-烯烃需求量为18万~20万吨;2000年为32万吨;2005年为48万吨;2010年为64万吨。因此现在是到了建大规模的α-烯烃生产装置的时候了。 ????1.C4 ????2002年国内丁烯-1生产能力为13.5万吨,产量为10.3吨左右,进口量为0.7万吨,表观需求量为11.0万吨,没有出口。进口的丁烯-1主要来自韩国,占总进口量的60%;来自日本的进口量占30%左右。预计2005年我国丁烯-1生产能力为16万吨/年,需求量15万吨左右。2002年我国丁烯-1需求量为11万吨,几乎全部用作聚乙烯的共聚单体。从2002年丁烯-1需求情况看,其中LLDPE的丁烯-1用量约为10万吨,约占丁烯-1总需求量的91%;HDPE的丁烯-1用量为1万吨,约占丁烯-1总需求量的9%;三元共聚的聚丙烯丁烯-1耗用量约为0.02万吨。预测,在2005年以前丁烯-1的消费量增长率为平均每年5.2%,而己烯-1的消费量增长率为平均每年9.95%,辛烯-1将达到13%-14%。届时,己烯-1消费量将占共聚单体总消费量的35%左右。按照我国HDPE和LLDPE的发展规划,到2005年HDPE和LLDPE的生产能力将分别达到185万吨和258万吨。其中LLDPE中的全密度设备为239万吨,如果考虑在LLDPE的生产能力中就包括了20%的HDPE的生产能力,按照国外生产HDPE一般加入3%丁烯-1,而我国约50%的HDPE加入丁烯-1共聚单体,且LLDPE加入的丁烯-1共聚单体按6%估算,聚丙烯薄膜产品加入丁烯-1按2%计算,那么到2005年我国对丁烯-1的需求将达到17.6万吨。考虑到己烯-1是LLDPE的最佳共聚单体,估计到2005年我国己烯-1共聚物约占20%,那么到2005年我国丁烯-1的需求量约为15万吨左右。 ????2010年我国LLDPE和HDPE的产能将分别达到415万吨/年和193万吨/年,估计LLDPE中己烯-1共聚产品将接近30%,那时我国大陆对丁烯-1的需求量将达到25万吨左右。 ????ChemSystem公司认定,全球包括来自炼厂副产丁烯-1和乙烯二聚的丁烯-1,直链内烯烃等在内的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