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邱茂波-真理大学.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子思想-邱茂波-真理大学

老子思想 96,11,28 一、何謂道家? 真理大學 邱茂波 顧炎武云:「五經無真字,始見於老莊之書。」 泛稱的道家:「陳平曰:『我多陰謀,陰謀為道家之所禁。』」(《史記?陳丞相世家》) 學術的道家:(司馬談〈論六家要旨〉) 劉向〈列子序〉:「道家者,秉要執節,清虛無為,及其治身接物,務崇不競,合於六經。」 《漢書?藝文志》:「道家者流, 方東美先生:「假使儒家思想衰退了之後,往往可以拯救儒家思想的, 是道家,道家在此可有極大的功勞。」 (二)錢穆先生:「孔子一派的儒家思想,亦有他的缺點,第一是他們太著重人生,容易偏向於人類中心人類本位而忽略了四圍的物界與自然。第二是他們太看重現實政治,容易使他們偏向社會上層而忽略了社會下層,常偏向於大群體制而忽略了小我自由。第三因他們太看社會大群的文化生活,因此使他們容易偏陷於外面的虛華與浮文,而忽略了內部的素樸與真實。每逢儒家思想此等流弊襮著的時候,中國人常有另一派思想對此加以挽救,則為老莊道家。」 (三) 胡適先生:「中國人每一次陷入非理性、迷信、出世思想,──這在中國很長的歷史上有過好幾次──總是靠老子和哲學上的道家的自然主義,或者靠孔子的人本主義,或者靠兩樣合起來,努力把這個民族從昏睡裡救醒。」 (四) 林繼平先生:「黃老哲學智慧……近人講哲學,講史學者,多避而不談,吾甚怪之。如欲為現代中國開創──嶄新的政治局面,如何運用發揮黃老哲學的智慧?頗值吾人深省。」 由此可見道家在中國歷史上對於重建一個新時代時,是有它的重要性 、 價值性地。 三、老子思想之特色: (一)《莊子?天下》:「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澹然獨與神明居。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關尹、老聃聞其風而說之。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懦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人皆取先,己獨取後。曰:『受天下之垢。』人皆取實,己獨取虛。無臧也,故有餘,巋然而有餘。其行身也徐而不費,無為也而笑巧。人皆取福,己獨曲全,曰:『茍免於咎。』以深為根,以約為紀。曰:『堅則毀,銳則挫矣。』常寬容於物,不削於人,可謂至極。關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二)《朱子語類》第一二五卷:「老子之學,大概以虛靜無為,沖退自守為事。故其說,常以懦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 四、對老子的評價: (一)明代憨山〈觀老莊影響論〉:「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知老莊不能忘世,不參禪不能出世」。 (二)清代魏源《老子本義》:「聖人經世書,而《老子》救世書也。」 (三)老子之學是「內聖外王」學。其「內聖」學,有「致虛極,守靜篤」(〈十六章〉)之修養工夫;其「外王」學,有治國平天下之理想與成效,如云:「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為無為,則無不治。」(〈三章〉) 五、老子在道家之地位: (一)道家非始於老子,在黃帝時,就有道家之人,雖然未有「道家」之名:如李賢注《後漢書?班彪傳》載彪〈後傳略論〉:「黃帝、老子,道家也。」可見老子之前就有道家人物。 (二)老子是道家中的集大成者:因《老子》書中引用許多古人之思想。如〈二十二章〉:「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六十二章〉:「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六、老子思想之歷史來源: (一)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 (二)來自於古代道家聖人之思想。如上所引的〈二十二章〉、〈六十二章〉外,另有〈四十一章〉:「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七、老子思想產生之時代背景: (一)牟宗三:老子思想是針對周文疲弊而發的。(《中國哲學十九講》) (二)胡適:「諸子不出於王官」,其義為諸子思想是救世之弊,應時而興。」(《問題與主義》) 八、老子其人、其書: (一)司馬遷:「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之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迺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彊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迺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 1.叔向曰:「老聃有言曰:『天下之至柔,馳騁乎天下之至堅。』又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剛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其與今本《老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