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梁平法识图和钢筋计算.ppt

  1. 1、本文档共1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梁平法识图和钢筋计算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及钢筋构造 一、梁的竖向定位尺寸 二、梁的编号 三、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四、钢筋的构造要求(通则) 五、楼层框架梁KL钢筋详解 六、屋面框架梁WKL钢筋详解 钢筋的锚固 钢筋的连接 其他钢筋构造 悬挑梁 非框架梁钢筋计算 悬挑梁 边角柱节点选择更加灵活 悬挑梁构造的不同(旧) 悬挑梁构造的不同 新平法图集中的B节点适用于梁纵筋深入 到柱内梁高底部,且从柱内梁高底部到 柱内侧边的梁纵筋长度小于1.5La的场景,C节点适用于梁纵筋深入到柱内梁高底部,且从柱内梁高底部到柱内侧边的梁纵筋长度大于1.5La的场景。老平法图集中的B、C节点使用的条件不同,但构造形式基本相同。新平法按新规范修正的内容。 对造价有影响,注意判定从梁底算起1.5倍la长度超过与未超过柱内侧边缘。 修改 11G101-1第59页 柱标准构造详图 新平法图集的D节点给出的是柱内侧纵筋及外侧纵筋的构造要求,并且当现浇板的厚度不小于100mm时,柱外侧纵筋可按照B节点伸入到板内锚固,且锚固长度不宜小于15d,此锚固要求在老平法图集中是没有的。在新平法图集中D节点也只是应用于B或者C节点为深入梁内的柱外侧纵筋锚固。 老平法图集的D节点说明的是梁上部纵筋不分批截断时的构造要求。老平法对柱外侧钢筋弯入板的厚度要求是≥80mm,混凝土强度≥C20.新平法按新规范修正的内容。对造价有影响,注意判定板的厚度。 第59页 修改 新平法图集中的D节点构造,明确规定柱纵筋不仅满足直锚长度的要求,且伸至柱顶。 老平法图集C节点中,当满足柱纵筋直锚长度时,并没有明确规定柱钢筋伸至柱顶。 新平法的D节点就是老平法的C节点,是修正的内容。 对造价有影响,注意虽然梁高超过了柱纵筋的直锚长度LA也要伸到柱顶。 修改 11G101-1第60页 纵向钢筋弯折要求 6、附加钢筋 (1)吊筋 G101-1 87 长度=次梁梁宽+100+2*斜直段(主梁高-2C/sin45or60)+ 2*20d或10d) =200+100+2*(500-2C)/sin45+2*20*16 (2)附加箍筋 抗震 非抗震 为什么要加吊筋或附加箍筋 11G101-1 P87 非抗震楼层框架梁与抗震楼层框架梁的主要区别 六、屋面框架梁WKL钢筋详解 1、屋面框架梁纵筋柱端构造(教材P278与P308) 柱包梁 梁包柱 两种形式,如何选用?设计者指定 算例13——上部通长筋 计算条件(弯折搭接——柱包梁): 算例14 ——上部通长筋 计算条件(竖直搭接——梁包柱): 平直段 弯勾段 1.7laE WKL下部通常筋 G11-1 P80 屋面框架梁WKL下部通长筋与楼层框架梁KL锚固一致,不再赘述 WKL下部通长筋 抗震楼层框架梁KL与抗震屋面框架梁WKL的区别 11G101-1 P79,P80 非抗震屋面框架梁 非抗震楼层框架梁KL与非抗震屋面框架梁WKL的区别 屋面框架梁WKL下部通长筋与楼层框架梁KL锚固一致,不再赘述 抗震WKL与非抗震WKL的区别 同样,非抗震屋面框架梁钢筋的具体计算不再赘述 非框架梁构造在11G101-1 P86 边角柱顶层构造,老图集将梁柱分别表示,新图集采用组合形式。 纯悬挑梁底筋锚固,老图集为12d,新图集为15d。 悬挑梁第二排钢筋构造,老图集为0.75l,新图集为0.75l加弯折。 悬挑梁节点详图,老图集有三个节点,新图集有七个节点,增加了屋面层悬挑梁构造。 抗震KZ边柱与角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 新平法图集给出的A、B、C、D、E五 种节点构造不再分类,在注释中明确了节点的组合类型。 老平法图集给出的A、B、C、D、E五种节点构造分为两类:A、B、C属于构造一,D、E属于构造二,设计为指定使用的类型时,施工方根据情况自行选用。 新平法按新规范修正的内容。 对造价有影响,注意要将节点配筋形式进行组合。 修改 11G101-1第59页 柱标准构造详图 * 老平法图集的A节点中伸入梁内的柱外侧纵筋长度从梁底算起大于等于1.5La,不深入到梁内的柱外侧纵筋则有其他构造要求。新平法按新规范修正的内容。对造价 有影响,注意要将节点配筋形式进行组合。 修改 11G101-1第59页 柱标准构造详图 * 抗震KZ边柱与角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图集中的A节点适用于柱外侧纵筋作为梁上部纵筋使用,全部伸入到梁中,与老平法图集中的A节点构造本质上完全不同。 (3)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 算例5 计算条件: 3、框架梁KL的支座负筋 (1)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一般情况) 算例6 计算条件: P79 以上是两排支座附筋的情况,三排呢? 《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P288 (2)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 (上排无支座负筋) 算例7 计算条件: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