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z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30.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z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30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胡玲玲 历史文化学院 20072111104 【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到这是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态的新变化。 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内阁、军机处,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从多角度分析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和完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有关资料,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 通过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掌握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材分析】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明代罢中书省、废除丞相,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清代雍正设军机处,” ——《神宗实录》卷 学生:回答 内阁与宰相的区别 师: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主要助手,其权力主要有两项:一是参谋最高决策权,另一个就是总领最高行政权。而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然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是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他么一旦失宠,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便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可见,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而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内阁的三个特点 师:从宰相与内阁的区别,我们进而可以总结出内阁的三个特点。第一,非法定机构,即不是定制的,不是法定的中央级的行政或者是决策机构。第二,没有决策权。第三,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内阁无法限制皇权,且阁臣的升降和职权的大小都是由皇帝决定,甚至是票拟权也是要经皇帝的批红。 师:虽然明朝加强君主专制,但最后还是不可避免的被农民起义所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朝。清朝时以满洲贵族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它也沿袭了君主专制制度吧,而且在明朝的基础上达到了顶峰。下面我们来看清朝君主专制是如何一步一步达到顶峰的?我们下堂课继续讲授。 ( 习题巩固 1.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立内阁 B.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待提高 C.内阁正式成为统帅六部百司的机构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2.《明史·职官志》载:“洪武十七年铸铁牌,文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置宫门中。又敕诸司毋得与内官监文移往来。”但明朝宦官专权的现象仍不断发生,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明朝后期皇帝年幼无知 C.明朝后期皇帝多懦弱无能 D.明朝时期大臣多与宦官总结,把持朝政 军机处的设立 1.议政王大臣会议 师:清初,仿照明朝的制度,设内阁,置六部。奏章票拟,由内阁负责。但在当时起主要作用的中央行政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它又称“国议”,1637年创建,1792年废除。努尔哈赤在建后金之初,军国大事都由宗室贵族共同商议,带有贵族军事民族色彩。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后,八旗旗主全部封王,每次召开会议,他们都会参加。在这个会议上,很多事情都是由八个旗主共同商议决定的,皇权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这里我们要提到满清在入住中原以后,政治制度带有奴隶制和早期封建制的贵族军事色彩,即君臣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事实上最高的权力机构,权架于六部和内阁之上,对皇权构成了威胁。不符合中央集权制的发展趋势。 2. 南书房 师:康熙帝亲政后,在1677年设南书房,由皇帝亲自挑选某些经过精审确定的亲信文人入南书房办事,组成自己直接控制的机要秘书班子,许多重大政务已不再交付给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改由南书房传谕或起草,甚至收纳来自各地的密奏小折,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更直接地行使皇权。这样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牵制,加强了皇权。 3. 军机处 师:请大家阅读以下的材料: 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