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中国建筑物能效-Building-Physics.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建立中国建筑物能效-Building-Physics.PDF

低能耗证书-中国生态建筑项目 LowenergyCertificate - Ecobuild China 教授、工学博士汉斯-皮特·赖默 (Prof. Dr.-Ing. Hans-Peter Leimer ) 本文受德国工商总会(GIC )上海代表处和中国生态网络(econet )委托,与德国技术合作 公司商定,会同: 中国,合肥学院 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应用科技和艺术大学(HAWK ) 中国南京,东南大学 中国合肥,应用建筑物理和耐久性研究所 德国,BBS 研究所 合作制定 1 建立中国建筑物能效(BEE)认证制度的起因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需求日益迫切,中国建筑业呈现出全球独 一无二的繁荣景象。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建筑物能效的重视还不够,主要原因是缺乏足 够的用户激励措施。能源价格享受政府补贴,在中国北部地区,采暖热能不是按照实际能 耗来结算的。而在中国南部地区,私宅采暖和制冷采用的都是分户单体设备,在住宅面积 较小和对居住舒适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能耗也相对较低。 同时,国内外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时,对中国不同气候带的气候条件差异,以及市场上 是否有某些特殊的建筑材料都考虑不周。结果造成中国在过去 20 年间所修建的建筑物绝 大多数的能耗都超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如今用户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对室内气 候、居室和建筑物的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久之前,中国政府已经开始认识到上述现状将会并已经带来严峻的能源问题。因 此,中国政府试图通过制定和实施政策性措施进行有效调控: • 能源价格将越来越高 • 按能耗进行结算将成为统一标准 • 贯彻节能标准 • 加强监控 • 以及 • 中国的既有建筑应进行大规模节能改造。 然而,目前还缺乏对建筑物进行能效评价的工具和手段。 中国时下所常用的美国 LEED 体系其实并不适合用来对建筑物的能效进行评价,同 样,那些复杂的欧洲评价体系也无法直接适用于中国,原因是这些程序体系中所设定的区 域性气候条件和政策性评价参数都不适合中国的实际要求和现实条件。 这里,中国生态建筑低能耗证书制度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因为它提供了一套既简单又 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应用科学和艺术大学——中国/合肥学院 教授、工学博士汉斯-皮特·赖默 低能耗证书-建筑物能效证书 中国 便于使用者操作,且十分精确和有效的系统,它对于既有建筑物和新建建筑物无需顾虑各 地的法律框架条件,只需借助其建筑物理数据便可以快速而有效地进行能效评价。 背景介绍:中国的建筑现状 尽管中国的许多建筑物外观上看起来与西方样板建筑还很接近,但却缺乏最能反映一 座建筑物或一栋住宅的质量和实用性的关键部分。 中国的住宅建筑——南京 2005 -2007 年 目前中国房产市场上所销售的住宅或办公建筑常常只有“基本设施”,而没有考虑一 些重要的功能性细节,如: − 足够的防潮措施, − 屋顶和外墙面有充足的排水, − 能适应气候的保温层, − 防止夏季高温的措施, − 100%密闭的建筑物外围层, − 足够的隔音层,尤其是防止各种构件的传递声, − 对室内防噪。 在此举例说明:按照西方建筑传统,人们在建造房屋、住宅或办公建筑时一般便会安 装中央采暖设备,同时在需要时也可以进行制冷。 而在中国的许多建筑中,尤其在住宅建筑领域,采暖和制冷设备往往是由租户或购房 者来安装的。 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应用科学与艺术大学——中国/合肥学院 教授、工学博士汉斯-皮特·赖默 低能耗证书-建筑物能效证书 中国 因此,人们普遍采用分体空调设备,全部采用电力制冷,由此造成用电高峰时负荷极 高,另外在上海所属的气候带(共有约 5 亿居民)和中国南部地区,人们在冬季也使用空 调来采暖。 住宅楼,合肥,2007 年——每个房间均采用分体空调来采暖和制冷 自上世纪90 年代末中国建筑市场第一次繁荣期以来,建造了大量带有建筑质量缺陷的 建筑物。为此,必须在未来的中国建筑设计师和建筑工程师教学培训大纲中牢固树立质量 第一的建筑理念。为此人们已经走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