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达标检测-岳麓版.docVIP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达标检测-岳麓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达标检测-岳麓版

第二单元 第8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选择题 1.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国君主动与齐晋结好 C.周王室地位衰弱 D.天子依附于诸侯 2.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主要是为了( ) ①争夺土地和人口 ②帮助弱国、小国发展军事力量 ③争夺支配别国的权力 ④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3.对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口号的正确理解是( ) A.尊崇天子,抵御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攻 B.响应天子号令驱赶进扰的少数民族 C.尊重大王,攻打诸侯国 D.自称天子,消灭敌人 4.下列各项中,表明齐桓公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的是( ) A.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B.任用管仲为相 C.组建强大的军队 D.周天子派代表参加齐桓公召集的诸侯会盟 5.晋文公名重耳,他曾经在外流亡多年,到过楚国,得到楚成王的帮助,离开时,他做出承诺,一旦晋楚交战,晋军定要退避三舍,以报答恩情。后来晋楚交战,晋文公信守诺言,巧妙用计,大败楚军。这次战役发生在( ) A.牧野 B.城濮 C.桂陵 D.马陵 6.(2012·湘潭学业考)右图的连环画讲述了春秋时期哪位霸主的故事(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吴王阖闾 D.越王勾践 7.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春秋时期最主要的社会面貌可以用下列哪个词汇来概括最为恰当( ) A.争霸 B.伐虐 C.分封 D.变法 8.“春秋无义战”是孟子对争霸战争的评价,下列对春秋时期各国的争霸战争,评价正确的有( ) ①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②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各民族之间交往增多 ④争霸进一步削弱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9.(2012·杭州中考)战国七雄中,管辖地区主要在我国今山东省一带的国家是 ( ) A.燕国 B.秦国 C.齐国 D.魏国 10.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①城濮之战 ②马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识读下面两幅地图,回答问题: (1)请你仔细分辨两幅图片,哪一幅是春秋形势图,哪一幅是战国形势图? (2)观察两幅图片,分析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什么变化。 (3)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请各举出一例。你能比较出这些战争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吗? (4)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诸侯混战局面,主要是西周实行的一种制度所埋下的祸根。这种制度是什么?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按照分封制规定,诸侯要定期朝见周天子,而鲁国国君有时不亲自去朝见周天子,且朝齐、晋的次数远远多于朝见周天子的次数,这说明了周王室地位衰弱。 2.【解析】选C。本题考查基础知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大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支配别国的权力,展开争霸战争。 3.【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尊王攘夷”中的“王”指周天子,“夷”指少数民族,齐桓公实施的“尊王攘夷”指尊崇天子,抵御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攻。 4.【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A、B、C是齐桓公称霸的原因;D是称霸的标志。 5.【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公元前632年,晋文公采用“退避三舍”的策略,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称霸中原。故选B。 6.【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经过长期的准备,终于灭掉吴国,称霸一时。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晋文公经过城濮大战成为中原霸主。 【拓展延伸】春秋霸主给我们的启示——富国强兵的关键: 齐桓公:任用贤能,革新强国——革新; 晋文公:遵守诺言,跃居霸主——诚信; 楚庄王:改过自新,问鼎中原——努力;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雪耻复国——毅力。 7.【解析】选A。春秋时期,王室衰弱,诸侯争霸。先后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五个霸主。 8.【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诸侯国数目减少,各民族之间交往增多,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大国的称霸进一步削弱了周王室的地位。 9.【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今山东地区位于黄河流域的东部。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是“齐楚秦燕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