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诊疗常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毒性心肌炎诊疗常规

病毒性心肌炎诊疗常规 病名概念 病毒性心肌炎相当于中医心悸、怔中、胸痹等病范畴,其发生系由禀赋不足,正气虚弱,复感外邪,内舍于心所致。临床上出现心悸气短,胸闷胸痛,恶寒发热,疲倦乏力,脉律不整等主要表现,本病多发于青少年。 诊断 2.1诊断名称 中医:心悸;胸痹;怔中 西医:病毒性心肌炎 2.2 中医诊断依据 1病名诊断 主症:心悸气短,胸闷胸痛,脉律不整。 次证:发热,乏力,咽喉疼痛,头晕,肌痛,多汗,腹泻,纳差。 其他:出现上述症状1~2周前有感冒或肠道感染病史。 2.2.2 证候诊断 ·邪毒侵心证:心悸,发热,咽痛,肌痛,心烦胸闷,大便干,小便赤,舌尖红,苔黄,脉疾数或迟缓。 ·邪伤心阴证:心悸,胸闷或胸痛,心烦,口干,失眠,多梦,气短乏力,自汗或盗汗,脉细数无力或结、代、促。 ·湿毒犯心证:心悸胸闷,恶寒发热,腹痛腹泻,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困倦乏力,舌苔黄腻,脉濡滑数或促或结代。 ·气阴两虚证:心悸怔忡,气短乏力,自汗盗汗,舌红苔白,脉虚数或促、涩、结代。 ·阴阳两虚证:心悸,烦躁,气短,喘促,倚息不得卧,口唇发绀,乏力,汗多,浮肿,肢冷畏寒,舌质淡,苔白,脉微细伴结代。 ·阳虚欲脱证:起病急骤,心悸气短,不能平卧,烦躁不安,自汗不止,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脉微欲绝。 2.3 西医诊断依据 ·在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后1-3周内或急性期中出现心脏表现(如舒张期奔马律、心包摩擦音和心脏扩大等)及/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阿斯综合征者。 ·上述感染后1-3周内或发病同时新出现的各种心律失常,而在未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前出现下列心电图改变者: 1.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住阻滞; 2. 2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05mV,S-T段异常抬高或有异常Q波者; 3. ,; 4. 2R波为主波的导联T波倒置、平坦或降低R波的1/10; 5. :1~3任何一项即可诊断。具有4和5或无明显病毒感染史者要补充下列指标以助诊段:(1)(经无创或有创检查证实);(2)CPK、CPK-MB、AST (GOT)、LDH增高。 ·如有条件应进行下列病源学检查 1. 粪便、咽拭分离出柯萨奇或其他病毒及/或恢复期血清中同型病毒抗体滴度较第一份血清升高4倍(血清应相隔2周以上)或首次滴度640者为阳性,320; 2. ; 3. ·对尚难明确诊断者可长期随访。有条件时可做心肌活检以助诊断。 ·在考虑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时,(受体功能症及影响心肌的其他疾患如风湿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冠心病、风湿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 3.分型 3.1隐匿型 指无自觉症状,, 3.2猝死型 多为局灶性心肌炎,,,, 3.3心律失常型 常以心悸为主要症状,,,, , 3.4心力衰竭型 此型心肌损害多弥漫而严重,,,,, 3.5暴发型 常在病毒感染后数日内发生急性心力衰竭, 3.6慢性心肌炎 表现为病情迁延反复,,,,,, 3.7后遗症型 心肌炎已基本痊愈, 4.分期 4.1急性期 新近发病,,6个月以内。 4.2恢复期 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变逐渐好转,,6个月以上。 4.3慢性期 部分病人临床症状、心电图、X 线、酶学等检查呈病程反复或迁延不愈,,1年以上。 4.4后遗症期 患心肌炎时间久,,, 7.治疗常规 7.1辨证治疗 ·邪毒侵心证: 治法:清热解毒,养心复脉。 方药:银翘散合清宫汤 金银花15g,连翘15g,水牛角20g,(先煎 ),麦门冬15g,板蓝根18g,射干12g,牛蒡子12g,桔梗12g,玄参12g,莲子心1.5,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服。 加减:咽喉疼痛加蒲公英;热重者加青蒿、柴胡;发热不甚而恶寒明显者去水牛角加荆芥穗;泄泻者加葛根、黄连;胸闷呕恶者加法半夏、藿香。 ·邪伤心阴证: 治法:滋阴清热,益心复脉。 方药:复脉汤加减。 生地黄18g,麦门冬15g,白芍12g,阿胶12g(后熔),太子参18g,莲子心1.5g,银柴胡12g,白薇12g,牡丹皮15g,酸枣仁15g,炙甘草12g。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心悸甚者加生龙齿30g(先煎)、苦参12g镇潜宁神,清热复脉;失眠者加黄连3g、夜交藤30g以清热安神。 ·湿毒犯心证: 治法:清热化湿,宁心复脉。 方药:香连丸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木香12g(后下),黄连9g,黄芩15g,苦参10g,连翘15g,茵陈蒿18g,射干12g,藿香12g,白豆蔻10g(后下),石菖蒲12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表证明显者去木香、白豆蔻,加防风12g,紫苏叶12g以疏风解表;胃纳欠佳者加谷芽25g消食和胃;呕吐者加法半夏12g降逆止呕。 ·气阴两虚证 治法:补气养阴,益心复脉。 方药:生脉散合五味子汤(《景岳全书》)加减。 炙甘草12g,人参6g(另炖),黄芪25g,麦门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