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乡郊地区的排污系统摘要-香港审计署
鄉郊地區的排污系統
摘要
1. 環境保護署 (環保署) 表示,截至 2016 年 4 月,本港約有 51 萬人居住
於未設置公共排污設施的村屋、寮屋和私人屋苑,這些建築物主要位於新界。
在該 51 萬人當中,有 115 000 人 (23%) 居住於設有污水處理廠的私人屋苑,其
餘 395 000 人 (77%) 則主要依賴化糞池和滲濾系統 (化糞池系統) 來處理污水,
或依賴旱季截流器來減少未經處理污水所造成的污染。化糞池系統如沒有妥善
設置和維修,便會污染環境,並可能會損害附近人口的健康。
2. 根據《水污染管制條例》(第 358 章),環保署負責監測河溪及沿岸地區
的水質,並監管該等水體的污染問題。《水污染管制條例》訂立了法定水質指
標,訂明對水體的水質規定。該條例以數值或陳述方式訂立各項法定水質指
標,包括大腸桿菌法定水質指標。水體所含的大腸桿菌水平,顯示水體受糞便
污染的程度。環保署亦為香港制定 16 項污水收集整體計劃,為各區域/地區
訂明污水收集、處理和處置計劃,包括為未設置公共污水渠的鄉郊村落設置公
共排污系統的計劃 (下稱鄉村污水收集系統計劃)。
3. 在鄉村污水收集系統計劃下,截至 2015 年 1 月,在全港 16 項污水收集
整體計劃所覆蓋的 970 條鄉郊村落之中,170 條 (17.5%) 鄉村的公共排污工程
已經完工,340 條(35%) 鄉村的工程正在施工或已納入工務計劃,170 條(17.5%)
鄉村的工程正在規劃中,而 290 條 (30%) 鄉村則因位置偏遠及地形所限而不會
進行工程。在 1989–90 至 2015–16 年度期間,政府在推行鄉村污水收集系統計
劃及相關工程方面的總開支為 82 億元,而在 2016–17 至 2025–26 年度期間的
預算總開支則為 27 億元。渠務署負責進行鄉村污水收集系統計劃下的工程。
審計署最近對鄉郊地區的排污系統進行了審查。
未設置公共污水渠地區的污染監管
4. 多個水質管制分區的大腸桿菌水平偏高 大腸桿菌是一種細菌,常見於
人類及其他溫血生物的腸道與糞便內。水體所含的大腸桿菌水平,顯示水體受
糞便污染的程度。環保署表示,政府訂立大腸桿菌法定水質指標,旨在保障公
眾減低接觸致病微生物的風險,並可用以評估和監察改善環境措施的成效,以
— iii —
摘要
及反映是否須為改善水質而採取進一步行動。審計署的審查發現,在已訂立大
腸桿菌法定水質指標的水質管制分區內的 71 個河溪監測站之中,有 63 個 (89%)
在 2015 年錄得的平均大腸桿菌水平超過相關法定水質指標。元朗區和北區有
很多未設置公共污水渠的鄉村,就該兩區內的水質管制分區而訂立的大腸桿菌
法定水質指標,為每 100 毫升水最多含有 0 至 1 000 個大腸桿菌。然而,該兩
區的 24 個河溪監測站之中,有 14 個 (58%) 在 2015 年錄得每 100 毫升水平均
含有超過 10 000 個大腸桿菌,顯示該兩區內未設置公共污水渠的鄉村所排放
的污水,或已導致相關河溪受糞便污染 (第 1.6、1.9、2.5 及 2.7(a) 段 )。
5. 缺乏有效方法避免化糞池系統造成污染 環保署表示,位於洪氾平原區
(例如元朗、錦田、北區及大埔一帶) 的不少鄉村地點均不適合化糞池系統操
作,而一些在未設置公共污水渠地區設置的化糞池系統,往往未能發揮效用,
這些地區產生的污水是附近水道及海洋水域的污染源頭之一。環保署為改善上
述問題,在鄉村污水收集系統計劃下推行工程項目,為未設置公共污水渠的鄉
村設置公共排污系統。在設置工程未完成前,70 000 間未設置公共污水渠的村
屋當中,很多仍依賴化糞池系統來處理污水,而在 84 000 間未設置公共污水
渠的住用寮屋當中,部分則依賴旱季截流器來減少其未經處理污水所造成的污
染 (第 1.2、1.4、1.10、2.19 及 2.22(a) 段 )。
6. 政府總部的前規劃環境地政科曾表示,政府和社會要在改善新界環境方
面取得實質成果,推行化糞池系統發牌制度會是最好和唯一的方法。自
1993 年起,化糞池系統擁有人可根據《水污染管制條例》,為其化糞池系統向
環保署申領永久牌照,而牌照上則訂明須符合的相關操作及維修保養規定。然
而,審計署的審查發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