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究明清至民国时期徽州女性思想.doc
探究明清至民国时期徽州女性思想
自古以来,中国就存在着男尊女卑的思想,至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而徽州地处崇山峻岭之中,环境相对闭塞,且自古就是程朱理学的故乡,礼教森严,以朱熹为代表的一批士大夫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更鼓吹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守节观念,徽州妇女便是在此等礼教的压制之下,思想更趋落后、保守。
一、礼教压制下的不平等思想
( 一) 男尊女卑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类社会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男性凭借其较强的劳动能力在生产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母权社会开始向父权社会转变,造成了男女地位最终颠倒性不平等的局面。由于徽州地区封闭的地理环境,本地资源匮乏,男子外出经商蔚然成风。徽商赚取大量资本,成为家庭最主要的经济,故而男性的地位远高于女性,男主外,女主内成为徽州家庭分工中最普遍的模式,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贯穿徽州妇女的一生。
男尊女卑最直观的反映是在生育权上。受男贵女贱思想的影响,人们往往对生育进行性别上的有意控制,溺婴现象屡见不鲜。除却生存压力、生育信仰等方面的影响,男贵女贱思想是造成徽州溺婴问题的首因。妇女不仅在出生时生命权受到威胁,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常处于被忽略的地位。徽州重视家族宗法,视男子为祖宗血脉的继承者,故而女性从出生后地位就普遍低于男性。学博元水公的正妻赵孺人四十二岁产一子名耆颐,由于年纪较大而难以哺乳,彼时妾林氏诞一女,于是减女乳而乳耆颐,抱负出入,爱耆颐倍过于其子。女性在出嫁前就长期受到不平等的对待,故而在出嫁后自觉地处于低下的地位,依附于男性。
徽州妇女在出嫁后,男尊女卑的倾向更为明显。侍奉夫君,孝顺舅姑,抚育子女,主持家政,把丈夫、子女、舅姑放在首位。据《民国歙县志》记载,吴立荣妻洪氏,携家人避乱,会搜山,其母病不能行。氏力劝夫与子妇暂避,曰: 夫与子,祖宗一脉,不可不存。妇年轻,辱身即辱祖,故当避。我留侍母,母存则相养事,急则死,可无虑也。由此观之,徽州妇女在思想上或自觉或被迫地认同男尊女卑。并且,由于徽州地处封闭,外部的先进思想难以传人,致使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
( 二) 重贞守节
明清时期徽州妇女的贞洁观渐趋极端,甚至提高到宗教化、绝对化的地步。妇女除了恪守男尊女卑的信条之外,还要谨记男女有别、贞洁至上的准则。
由于明清时期统治阶级的倡导,宗族规范的推动,再加上程朱理学的教化,故而节烈之风盛行,妇女视守节为光宗耀祖之事。《民国歙县志》中记载了两位徐氏烈女的故事: 太平军将至,二女相约,吾姐妹同为烈女,死亦徐氏光也。遂均以詈骂被杀。妇女以死守节,不仅仅因为守节可以为家族带来旌表之荣,还因为其自身认为失节是奇耻大辱,必当以死明志。这种思想在列女传中屡见不鲜。如黄长泰妻鲍氏,守节二十三年,听闻贼寇将至,曰: 吾节妇也,不宜与贼一面,骂之污吾口,击之污吾手,遂自缢死。这种自发的守节思想促成了一大批贞洁烈女。
徽州妇女的重贞守节思想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夫死守志、夫死殉夫。虽然守寡或殉夫可以为妇女带来上谱的荣耀,但以现今的视角来看,生命和个人幸福不能完全依附于男性。虽然明清时期妇女改嫁为人所不齿,但也绝非人人不可改嫁。除此之外,对于妇女守志、殉夫也甚少有国法家规的明文规定,然而烈女节妇却依然层出不穷。徽州妇女之所以舍弃终身幸福乃至生命来成全自己的节烈行为,恐怕不仅仅是因为荣耀的刺激和礼教的压迫,也有其自身对节烈的认同。歙西关人洪氏,夫君死后,洪预结塋,誓同穴,辛勤养姑。姑怜早寡无子,欲夺其志,洪不听。后邑富者求为配,族人与姑阴纳聘,至期逼嫁,洪徉语曰: 嫁不辞,当与夫别。乃具酒馔造夫墓,恸哭而归,诣姑从容告别,入室闭门,自缢死。士夫咸伤,悼作诗歌挽之。徽州妇女抵抗住生存的压力、家人的逼迫,守节终身,可见其内心将贞洁视为信仰,难以撼动。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男性在婚姻上的特权,男子三妻四妾,妇女从一而终,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妇女们面对此种不平等,反而以妻妾和睦为目标,以贤妇为典范。而士大夫的提倡,旌表制度的盛行,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的贞洁观,从而使更多的妇女忽略男女不平等,而热衷于从众守节。
明清时期,徽州妇女在礼教的长期压迫下,信奉乃至认同男女不平等的观念。这不仅使她们在生活中长期处于劣势地位,也使女权思想缺乏萌发的土壤,导致徽州妇女的思想禁锢在封建礼教之中,难以得到彻底的解放。
二、清代进步思想的萌芽
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清代产生了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抨击封建制度,质疑程朱理学,对妇女思想的解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这一时期,徽州妇女的思想也产生了进步的萌芽,一些士大夫针对徽州妇女的节烈行为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 一) 徽州才媛的女性觉醒意识
由于清代徽州经济繁荣,崇文之风盛行,再加上一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