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治世之重镇建国之柱基———山西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贡献.doc
浅析治世之重镇建国之柱基———山西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贡献
山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180 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表里山河的独特地理形势、绵延不绝的历史文化传承、人才辈出的生动壮阔画卷,不仅使山西历史文化呈现出完整性、先进性、包容性等显著特征,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清晰而鲜明的印记,而且对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力、渗透力和影响力,深刻主导、几度引领、数次撬动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进程。
山西地理单元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独特作用。清代著名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对山西地理形势的描述可谓一语中的:山西之形势,最为完固其东则太行为之屏障,其西则大河为之襟带。于北则大漠、阴山为之外蔽,而勾注、雁门为之内险。于南则首阳、底柱、析城、王屋诸山,滨河而错峙,又南则孟津、潼关皆吾门户也。汾、浍萦流于右,漳、沁包络于左,则原隰可以灌注,漕粟可以转输矣。且夫越临晋,溯龙门,则泾、渭之间,可折楫而下也。出天井,下壶关、邯郸、井陉而东,不可以惟吾所向乎?是故天下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也。这块被称之为拊天下之背而扼其吭、治世之重镇,乱世之强藩的土地,表里山河,地势险要,京师之安危,常视山西之治乱,自古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的咽喉要塞,更是连接中原和北方各少数民族、促进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
华夏民族的始祖女娲、黄帝、炎帝曾在山西南部一带活动。历经尧、舜、禹和夏、商、周数千年的演进,到晋国和三晋时期,山西已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此后三千年间,山西历史波澜壮阔,山西文化魅力四射,山西人才不绝如缕,山西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文化的繁荣做出自己独到的贡献。
以三个一为标志,引领华夏民族迈入文明门槛。在人类文明满天星斗、多源发生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在整个先秦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活动中,山西作为人文初祖炎黄二帝的重要活动地,作为尧、舜、禹的定都地,无论政治典制、军事征伐、农耕文明,还是整治洪水、洞穴居住、九族和睦,一直主导着中原各部落的生产、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无论是标志远古人类起源的垣曲曙猿化石,还是考古学家们发现的华夏第一把火;无论是昭示中华民族迈入文明门槛的陶寺遗址,还是史籍记载的最早的中国,都星罗棋布在山西晋南广袤的大地上。新旧石器时期匼河文化、丁村文化、许家窑文化、峙峪文化、柿子滩文化等诸多考古发掘和大量实物遗存有力证明了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在人类的童年时期引领着华夏民族的发展。
以晋国霸业为标志,主导春秋战国时期风云际会。夏商时期,山西南部方国林立,周王朝的先人就是从这里开始发展壮大。西周以来,晋国和三晋国家一直走在时代前列,在每一个历史转折点上都发挥了引领时代风气的作用。从晋国早期的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到前期的曲沃代翼,山西先民对于调整和改革周礼、变革政治秩序的脚步从未稍懈。进入春秋以来,晋献公大规模开疆拓土,使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大兼并、大发展时代。文公称霸,尊王攘夷,更是华夏文明全面整合和发展的崭新时代。晋国后期,六卿专政,赵简子主持铸造刑鼎,为天下所瞩目,迅速带领各国驶入全面法治化的轨道。春秋争霸晋为先,战国七雄有其三,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晋国霸业,虎视天下的韩、赵、魏三晋国家,主导了风云际会的春秋战国时代,开创了百家争鸣的历史篇章。
以三家分晋为标志,形成中国封建社会发展重要分水岭。公元前403 年,在山西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晋国卿大夫韩、赵、魏派使者前往东周王室所在地洛邑朝见威烈王,周天子封韩、赵、魏为诸侯。自此以后,韩建都城于平阳,后迁至郑;赵都晋阳,后迁至邯郸;魏都安邑,后迁至大梁,三家成为中原大国。这一历史事件史称三家分晋。正是由于春秋时期晋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法制等方面长期的持续不断的变革,从根本上动摇直至瓦解了西周的宗法统治、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官吏体系,最终形成三家分晋的局面。三家分晋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是山西对华夏文明进程的重要贡献。由三家分晋开启的战国变法运动,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建立,使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
以范宣子之法和荀子援儒入法为标志,撬动中国封建王朝进入隆礼重法时代。晋国历来重法度,由于较早较彻底地摧毁了宗法制,异姓卿族崛起,六卿联合专政,必然需要频繁制定法度、法规以规范国家运行和社会成员行为。晋国是我国古代较早产生成文法的国家,差不多每隔二三十年就要根据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重新修改法典,其显著特点是国法、军法二位一体,比如文公时规范军队行动的军法、军律大蒐之礼就演化为全社会通行的法律。到春秋后期,随着六卿专政局面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