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数字式非线性最优励磁控制器的原理及应用卢强孙元章黎雄摘要阐述了我国自主开发的高科技工业产品——大型发电机组全数字式非线性励磁控制器的设计理论,….docVIP

全数字式非线性最优励磁控制器的原理及应用卢强孙元章黎雄摘要阐述了我国自主开发的高科技工业产品——大型发电机组全数字式非线性励磁控制器的设计理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数字式非线性最优励磁控制器的原理及应用卢强孙元章黎雄摘要阐述了我国自主开发的高科技工业产品——大型发电机组全数字式非线性励磁控制器的设计理论,…

全数字式非线性最优励磁控制器的原理及应用 卢 强 孙元章 黎 雄 摘要 阐述了我国自主开发的高科技工业产品——大型发电机组全数字式非线性励磁控制器的设计理论、装置结构以及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改善和提高方面的仿真结果。由于理论和装置的先进性,这种励磁控制装置已在我国各大电力系统中推广应用,发挥着良好的作用。关键词 电力系统 励磁 非线性控制 安全稳定性分类号 TM712 TP13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Wholly Digital and Nonlinear Optimal Excitation Controller Lu Qiang, Sun Yuanzhang, Li Xiong(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The design principle device structure and simulation results dealing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ower system stability with wholly digital and nonlinear optimal excitation controller is introduced.The advanced controller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electric power systems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Keywords power system; excitation nonlinear control; stability0 引言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清华大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在中电联和水力发电学会自动化专委会推动帮助下,与长办机电处、水科院自动化所、华中电力集团公司、东北电力集团公司、内蒙电力公司、广东电力集团公司以及葛洲坝能达公司等单位合作,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已成功地研制了GEC-型全数字式非线性最优励磁调节装置,并已投运于丰满水电厂、海勃湾电厂、沙角电厂(A)、焦作电厂、沙岭子电厂等十多台机组,提高了有关电网的安全稳定性,产生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近期内丰满第二台和广东连州、韶关、华北大同一电厂以及浙江镇海等电厂的该型装置即将投运。目前,该国家实验室在东北电力集团公司支持下,研制了双工控机,具有彩色平板数据和波形显示器(PPC)的新型非线性最优控制装置GEC-,可望于1999年三季度以前投入白山水电厂30万kW机组试运行,为三峡机组励磁系统国产化作进一步技术准备。上述励磁调节器,从理论、软件到结构完全具有我国自主产权。其理论上的领先地位已为国际有关专家公认;对提高和改善电网稳定性的重要作用不仅被理论和仿真证明,而且已为内蒙电网实际发生的故障所验证;也为华中、西北、浙江、四川等电网科技人员独立进行的物理和数字仿真(用“综合稳定程序”)所证实。本文将对这一具有我国完整知识产权的高科技装置从理论优势、装置特点、仿真结果和实际运行等方面作扼要阐述。理论上的创新性首先让我们对励磁调节器设计的理论基础发展过程作简要回顾。单参量辅助控制60年代,随着美国电力系统的发展,特别是发电机快速励磁(自并励方式)的广泛应用,工程控制论中的一对最基本的矛盾即控制系统的灵敏性与稳定性的矛盾便日益显露出来。美国一些电网产生了多起“低频振荡”(LFO,Low-Frequency Oscillations),这种LFO现象从物理观念上可归为“欠阻尼”问题。约30年前(1969年)美国deMello F等人提出了可用辅助励磁控制(SEC,Supplementary Excitation Control)来提高系统阻尼,并给出了辅助励磁控制通道的具体传递函数为:[1] 式中 ΔUE是辅助控制环节的输出;Δω是转速偏差。由于转速Δω的导数近似地与发电机有功功率ΔPe成正比,故上式中的反馈量Δω亦可换成ΔPe,当然传递函数亦应作相应改变。以上这种单参量(Δω或ΔPe)辅助控制环节,发明者将其称为PSS(Power System Stabilizer)。从那以后北美大多机组都装上了“PSS”,随后其他国家和我国也不同程度地引用这项技术。国际励磁控制界权威学者,加拿大温哥华B.C大学终身教授Yu Yaonan(余耀南),对PSS作过精细深透的研究,发展了deMello等人的方法,提出了一整套算法和设计方法,其成果载于他的ELECTRIC POWER SYSTEM DYNAMICS(《电力系统动态学》)这本名著中[2]。虽然不少学者就按单机系统模型设计的PSS在多机系统如何协调问题上想了不少办法,但仍然存在着如上述著作第3和第4章中所指出的问题:尽管北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