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并立的宋元时期.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民族并立的宋元时期

* * 多民族並立的宋元時期 宋朝的立國政策 遼與西夏的興起 變法與黨爭 金的崛起與南宋偏安 元朝的統治 第 5 章 科舉與學術發展 文化成就 經濟發達與城市生活 唐朝滅亡後,中國陷入「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直到宋朝建立後,才復歸統一 北漢在今山西境內,其餘九國都在南方地區 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荊南(南平)和北漢 十國 華北地區 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先後相承的朝代) 五代 建國地區 國 家 宋朝的立國政策 宋太祖(趙匡胤) 1.宋朝的開國君主 2.原為五代 後周禁軍將領 3.陳橋兵變即位稱帝 4.定都汴京(今河南 開封) 5.基本國策:強幹弱枝 重文輕武 汴京 基本國策:重文輕武、強幹弱枝 (一)中央集權 (二)文人政治 1.杯酒釋兵權 2.削弱藩鎮勢力?集權中央 解決了藩鎮割據的問題,但重文輕武的結果,導致宋朝國勢積弱不振。 遼與西夏的興起 遼(契丹族) 五代初期 燕雲十六州 北宋初期的主要外患,是遼和西夏 遼 西夏 取得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包括在今河北、山西等處的十六個州,是當時北方國防要地,後晉時割給遼國 澶淵之盟簽訂後,宋遼之間以對等的關係互動,改變了傳統以漢族為中心的天下觀。後來宋與西夏、金、元等非漢族政權的往來,也採用這種國與國對等互動的方式。 澶淵之盟 時間 宋真宗時,遼軍南下,真宗接受宰相寇準的建議親征 約定以白溝河國界,宋每年給遼許多銀、絹(稱為歲幣) 宋遼之間維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內容 影響 西夏(党項族) 多次攻打宋朝, 位於宋朝的西北方 後來,宋與西夏達成和議,每年給西夏許多財物。但之後兩國仍經常發生衝突。 變法與黨爭 1.對外長期受困於遼與西夏 2.對內則冗官、冗兵充斥財政負擔沉重 背 景 北宋前期,官員與軍隊人數成長示意圖 變法與黨爭 宋神宗 王安石 富國強兵 1.過於自信,不肯接受他人意見 ?使改革遭到司馬光等大臣的反對 2.用人不當,導致民怨四起 時 間 主事者 目 標 失敗 原因 反對新法 支持新法 新舊黨爭 新舊黨爭造成政治惡化,北宋國勢更加衰弱 變法影響 唐宋黨爭比較表 金的崛起與南宋偏安 金的崛起(女真族) 1.北宋末年,完顏阿骨打 叛遼稱帝,建國號金 汴京 3.滅遼、北宋 宋欽宗 靖康二年(西元1127年),攻陷汴京,擄徽、欽二帝 靖康之禍 中國歷史上曾一分為二的朝代 臨安 宋高宗 南宋 建康 晉元帝 東晉 洛陽 漢光武帝 東漢 雒邑 周平王 東周 靖康之禍 永嘉之禍 王莽篡漢 犬戎入侵 原因 汴京 洛陽 長安 鎬京 建都 宋太祖 晉武帝 漢高祖 周武王 建國者 北宋 西晉 西漢 西周 宋 晉 漢 周 朝代 「靖康之禍」後,宋室南遷,高宗即位,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 宋高宗(趙構) 臨安(今浙江 杭州) 宋高宗~ 南宋 汴京(今河南 開封) 宋太祖~宋欽宗 北宋 國 都 皇 帝 南宋偏安 汴京 臨安 1.南宋初年,幸賴名將岳飛等人多次打敗金兵,才 免於滅亡。 南宋與外族關係 2.高宗及宰相秦檜等人急於求和,以「莫須有」的罪 名處死岳飛,與金達成和議 3.此後,南宋與金又多次戰爭與議和 4.南宋聯合蒙古滅金。最後南宋也被蒙古人所滅 元朝的統治 一、元朝為蒙古族所建 二、第一個統治整個中國的草原民族 三、南宋中期(西元十三世紀初),鐵木真統一各 部族,建蒙古國,被推戴為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 鐵木真 成吉思汗和繼位者先後亡夏、滅金,並且發動三次西征,建立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 元本部 忽必烈即位後,定都大都(今北京),國號元,是為元世祖 至元16年(西元1279年)滅南宋,統一中國 結束了五代以來多民族政權並立的局面 四大汗國 伊兒 欽察 察合臺 窩 闊 臺 元本部 元本部 元的統治政策 實施種族歧視政策,把全國人民分成四個等級: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 漢人、南人地位較低,無論在政治、法律、科舉考試等方面,都受到不平等的對待。 各民族關係緊張,造成政治、社會的動盪 元末,連年的災荒,造成民不聊生,終於引發 各地的反抗行動。 世祖以後 (1)帝位繼承之爭不斷 國勢日漸衰弱 (2)朝政不穩 (3)財政紊亂 歷史發展 元朝在中國的統治還不到一百年就滅亡了 科舉與學術發展 社會階層的流動 科舉 統治階層 平民階層 社會價值觀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唐代中期 佛教 道教 新儒學 理學 理學 集大成者 朱熹 論 語 孟 子 大 學 中 庸 四 書 南宋 理學 四書集註則在元代以後, 為科舉考試的定本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