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的经济与环境性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技术指标对立交影响因素研究
凌天清 李金龙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 400074)
摘 要:山区高速互通立交由于受到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条件的限制,技术指标的选取对立交用地、立交造价及立交功能影响极大,从这三个方面着手来分析互通立交技术指标对立交的影响,以此说明山区互通合理运用技术指标的必要性。
关键词:山区高速互通立交;主要技术指标;影响因素
建设山区高速公路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山区独特的地形、地质、水文和生态环境条件。与平原区相比,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指标一般较低、长大纵坡多、高填深挖路基的路段相对普遍、桥隧构造物多、线形布置比较困难、设计标准较低、工程艰巨投资巨大、排水防护工程大、对环境的破坏也非常严重。在许多情况下对山区高速互通进行平纵技术指标的稍许调整,就会引起工程量的较大变化,也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和工程造价。因此如何使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建设与其自然条件相适应、相协调是立交规划及设计中的关键。
1 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技术指标选取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特点
目前高速公路的建设正在大规模地延伸至山区,并呈现出地形起伏越来越大、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的趋势。以下就以我国最大的山城—重庆为例来说明山区高速互通立交独有的特点:
①地形、水文条件复杂,布设互通立交的场地条件及匝道的线形标准常常受到严格限制。
②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主线和互通立交区常常发育有不良工程地质病害。
③自然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由于海拔相对较高,多雨多雾天气居多,高海拔山区还会伴有冰冻积雪,而流出车辆会因各项技术指标的迅速降低造成对行车安全不利。
④受路网布局、山区地形和构造物的影响,立交间距及立交与隧道出口最小间距(净距)一般较小,而规范要求为 1000m。
⑤高速公路经过社会环境复杂的地区时,互通的建设拆迁量大,对社会环境影响极大。
⑥基于环境影响,山区互通立交类型多、布置形式灵活多变。
⑦高填、深挖路段多,对景观、环保的要求高。
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指标选取的影响因素分析
立交匝道的设计依据主要有设计速度、设计交通量和通行能力。其中,匝道的设计速度和设计交通量是确定匝道线形指标和匝道横断面几何尺寸的主要依据,而互通式立交匝道的设计速度主要是根据立交的等级、转弯交通量的大小、用地及投资费用等条件确定。由此,匝道的线形指标应根据匝道的设计速度、交叉类型、交通量、地形、用地条件、造价等因素确定。
从山区高速互通立交的特点来看,针对山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量巨大,环境保护工作难度大等因素,只有灵活合理地选取技术指标,才能因地制宜,做到安全、经济、舒适、美观并有利于环境保护。相反,山区独特的地形、用地条件、景观、立交造价以及舒适性功能要求这几个因素很大程度地制约了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线形指标的选取。
2 技术指标对立交用地影响分析
2.1 立交用地影响因素
山区由于环境因素,山地较多,土地资源凸显紧张,如重庆人均土地数量仅是全国人均的 1/3,这就使得建设用地受到很大限制。而立交通常规模庞大,占地较广,往往需要几十亩甚至上百亩的用地。由此,立交在规划设计时必须做到节约用地,合理控制规模。一般说来,影响立交用地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立交形式
立交形式是影响占地的重要因素。一般说来,喇叭型互通立交占地要小于菱形或苜蓿叶立交。而立交形式又具体体现在匝道的布置形式上,匝道布置是否得当,线形是否紧凑合理,对于少占土地、节省投资是极为关键的,特别是在地形受限时就更为重要。
山区互通立交在平面布置时应顺应地形,选择适合周围环境的立交形式,并尽可能压缩互通立交匝道(含主线和被交叉道路)封闭范围内的用地面积。
②匝道设计速度
作为互通立交匝道设计的基本依据之一,匝道设计速度的取值直接关系到匝道的规模、平纵面线形指标、各组成部分的尺寸、视距、超高等因素,也因此直接影响到互通立交的占地。根据目前的研究显示,在同一类型的互通立交中,环形匝道对互通立交占地的敏感性较高,环形匝道设计速度越大匝道半径也随之增大,从而互通规模也就越大,为了控制互通规模,环形匝道的设计速度就不宜设置过大
③匝道线形指标
互通立交范围是由各条匝道所围的平面面积组成,一般情况下,匝道平面技术指标越高,匝道的建设里程就越长,占地数量往往会成倍增长。如环形匝道设计速度采用 50Km/h(最小半径采用极限值 80m),其占地数量将比 40Km/h(最小半径采用一般值 60m)的匝道增加约 1 倍,而绕行距离增加约 30%。以提高匝道运行速度而设想缩短车辆在2条公路之间的转换时间往往被增加的匝道长度所消耗,不良的后果是无谓增加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更严重的是导致占地数量的成倍增长。
2.2 平面线形技术指标与立交用地
在互通立交的等级、形式和采用的匝道设计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育种对玉米产量增长的贡献节选donaldnduvickiowastate.doc
- 课题东南亚第1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南亚.doc
- 第七课辩证法之联系.doc
- 试验一认识试验.doc
- aaccounting会计accountingcost会计成本accountingprofit会计.doc
- 西南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指标评价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doc
- 试卷代号1118-宜昌广播电视大学.doc
- 高飞-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doc
- 日本平和学会秋季研究集会报告レジュメ原发と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doc
- 枪ヶ岳黄金平.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