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工程试验ⅰ环境工程微生物
《环境工程实验Ⅰ》(环境工程微生物)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环境工程实验Ⅰ(环境工程微生物) 课程编号 ENSE3103 英文名称 Experi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Ⅰ 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 总学时 36 学分 2 实验项目数 11 验证性实验个数 5 综合性实验个数 5 设计性实验个数 1 预修课程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适用对象 环境工程本科生 课程简介
(200字左右)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是一门操作技能较强的课程。通过操作掌握微生物学实验的一套基本技术,包括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及使用保养方法,微生物的染色,微生物的分离,纯培养技术,微生物菌落形态识别,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大肠菌群数测定等实验内容。实验要求规范操作,及时、准确做好实验记录,完成实验报告。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黑体,小4号字)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是一门操作技能较强的课程。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强化学生无菌操作的理念,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方法。通过观察不同的实验材料,进行各项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结果、完成实验作业等环节,配合课堂教学,以验证和巩固课堂讲授的微生物学的理论知识。
本课程支撑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要求1、2、4和6。
三、学时分配
以表格方式说明各实验项目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
教学课时分配
序号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验证性实验) 3 实验二 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验证性实验) 3 实验三 真菌的形态观察(验证性实验) 3 实验四 微生物细胞的计数和测量(验证性实验) 3 实验五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验证性实验) 3 实验六 微生物分离、培养与活菌计数(综合性实验) 3 实验七 微生物菌落形态的观察、比较及微生物纯化技术(综合性实验) 3 实验八 细菌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定性测定(综合性实验) 3 实验九 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综合性实验) 3 实验十 污水中细菌菌落总数测定(综合性实验) 3 实验十一 大肠菌群数的测定(设计性实验) 6 合计 36 四、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 (黑体,小4号字)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
实验目的:学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细菌的形态。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光学显微镜的构造,理解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掌握显微镜的操作和保养方法。观察细菌的个体形态,学会生物图的绘制。
本实验重点、难点:显微镜的操作和保养方法,油镜观察细菌的形态,生物图的绘制。
实验二: 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
实验目的:学会细菌染色的操作技术。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细菌的图片及染色在微生物实验中的重要性,理解革兰氏染色的原理,掌握细菌染色的操作技术。
本实验重点、难点:掌握微生物的一般染色和革兰氏染色方法。
实验三:真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目的:学会用显微镜观察真菌的个体形态
本实验教学要求: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掌握制作水浸片的方法,观察真菌(酵母、霉菌)的个体形态。
本实验重点、难点:学习制作水浸片的方法,观察真菌的个体形态
实验四: 微生物细胞的计数和测量
实验目的:学会用血球计数板对微生物计数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血球计数板的结构,理解血球计数板计数计微生物的原理和掌握计数方法。学习测微技术,测量细胞(酵母菌)的大小。
本实验重点、难点:测微技术原理,测量细胞(酵母菌)的大小
实验五: 培养基的配制,器皿的包扎,灭菌方法
实验目的:学习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方法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配制培养基的过程,理解配制培养基的原理,掌握配制方法。学会各种各种器皿的包扎,灭菌技术。
本实验重点、难点:培养基配制的原理及方法。
实验六: 微生物分离、培养与活菌计数
实验目的:学习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技术
本实验教学要求:从环境中分离、培养微生物,掌握常用的活菌计数方法。
本实验重点、难点:掌握从环境中分离和计数微生物的方法。
实验七: 微生物菌落形态的观察、比较及微生物纯化技术
实验目的:识别各类微生物的菌落形态
本实验教学要求:观察、比较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的菌落形态,达到初步鉴别上述微生物的能力。学习微生物的纯化技术。
本实验重点、难点:学会鉴别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菌落形态。微生物的纯化技术。
实验八: 细菌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定性测定
实验目的:通过测定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加深对酶和酶促反应的感性认识。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酶的催化活性,理解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原理,掌握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定性测定的方法。
本实验重点、难点: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测定
实验九: 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
实验目的:观察活性污泥菌胶团的形态,掌握污泥SVI测定方法。
本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