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人明确说明义务批判-法学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保险人明确说明义务批判-法学研究

  保险人明确说明义务批判 马   宁  内容提要:保险合同法可以体系化地解读为意思自治、给付均衡与合理期待三个核 心原则的组合。立法者希望籍说明义务来消减信息不对称,贯彻意思自治。但在建 构制度规范时,并未考虑信息传送方的履行成本,对信息接收方的识别成本与关注 焦点也存在认识误区。这种过度理想化的设计已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立法应废止 实质性的明确说明义务,代之以形式化的信息提供义务。对于意思自治的不足,可 以通过提升给付均衡度和更有效保障被保险人对获取保险产品的合理期待加以 填补。 关键词:保险合同 免责条款 说明义务 制度成本 意思自治   在保险法领域,恐怕没有一个话题能像保险人说明义务一样引发如此多的关注。究其 原因,它被视为我国法中为数不多的创新性成果之一,〔1〕因而在这个崇尚创新的时代,也 就被赋予了特殊意义。遗憾的是,也没有其他制度像说明义务一样,在理论和实务中同时 引发如此多的争议。自创立伊始,学界对说明义务的范围、方式与标准即未能达成一致。 〔2〕 它也是实务中最常见的保险纠纷类型之一。 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为例,2009年的 42件商业保险纠纷判决中,有 15件涉及说明义务,居各类型之首。说明义务的研究成果虽 不胜枚举,但大多聚焦于制度本身的完善,而非从根本上审视其存在的合理性。各方显然 默认说明义务的功能不可替代,且功能的实现在客观上是可能和可行的。事实果真如此吗? 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 本文是司法部项目 “保险合同法结构性变革与制度创新” (13SFB3028)的成果。感谢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郁琳 法官为本研究所提供的案例支持。 〔1〕 参见樊启荣:《保险契约告知义务制度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9页。当然,对这一结论也 存在不同意见,认为类似义务在我国台湾、日本、德国等都存在。但立法强制性要求保险人对特定类型条款 予以详尽提示和解释的,却似乎仅存在于我国。 〔2〕 参见周迅:《当前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以基层法院相关案件的审理为依 据》,《法律适用》2013年第2期,第25页。 ·102· 保险人明确说明义务批判 一、保险人说明义务的制度功能与法律构造    (一)保险人说明义务的制度功能与内在属性   保险法第 17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的,保险人向投保 人提供的投保单应当附格式条款,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合同的内容。对保险合同中免 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 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 说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3〕   与直接规制合同内容、旨在维持给付均衡的第 19条不同, 第 17条的保险人说明义 务力图通过对缔约行为的规制来矫正当事人间的信息偏在 (不对称),保护投保人〔4〕知情 〔5〕 权和以之为基础的选择权。概言之,说明义务是为贯彻意思自治而建构的, “因为其会 受到信息不对称、重大误解或者缺乏实质的合同自由等因素的影响”。〔6〕   说明义务系属规制市场失灵的信息工具的一类。意思自治原理构建的前提之一是,每 个交易主体都是充分掌握交易信息、对自己需求有着最精确了解的理性人。在做出决定时, 通过将未来的所有收益和成本折算为现实价值,各行为人能将其主观预期效用理性地予以 〔7〕 最大化。由个人利益的总和构成的社会利益也将因此最大化。 但如果缺乏交易信息或信 息分布不均,当事人将无法做出符合其利益的决定,并可能诱发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扭 〔8〕 曲市场自发实现资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