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芸香四壁陈黄卷锦文章看鸿泥
收藏源流
芸香四壁陈黄卷 锦绣文章看鸿泥
——谈国家图书馆名家手稿珍藏展及手稿文库建设
张志清 李小文
一.国家图书馆名家手稿珍藏展
国家图书馆拥有 200 多位近现代名家的 4000 多件手稿。这些珍贵文献自入馆以来,一
直收藏在善本特藏书库中,保管条件虽为妥善,但从未向社会各界进行过展示。今年 3 月,
任继愈先生指示要保存好巴金先生的手稿,特别是他用圆珠笔书写的部分。为此,善本部对
巴老的 28 件用圆珠笔书写的文献进行了技术处理,并特制红木书盒进行保存。以此为契机,
我们想到了举办一个手稿展览,一则要感谢向国家图书馆捐献手稿的各界名人及单位,感谢
本馆自 1949 年来从事手稿收集、整理和保管的同志几十年默默无闻的劳动和奉献。二则重
新梳理一下全部名家手稿,探讨保存保护手稿的方式,以及继续建设名家手稿文库的原则方
法。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赞同和支持。经过一个多月紧张的筹备,“国
家图书馆名家手稿珍藏展”终于在 8 月 2 日与各界读者见面。同日在国家图书馆文津厅举行
了开幕式及名家手稿捐赠仪式,馆长任继愈先生及来自社会各界的文化名人周巍峙、启功、
文怀沙、朱家溍、李慎之、史树青、冯其庸、欧阳中石、袁行霈、宗璞、蔡仲德、常嘉煌(代
表李承仙)等都莅临会场。开幕式上,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同志代表文化部致贺词;国家图
书馆代表宣读了“国家图书馆征集名家手稿倡议书”;之后,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罗常培
的后人、中国近代出版家和著名学者张元济的后人等向国家图书馆捐赠了手稿。展览共展出
了 90 多位名家近 200 种手稿,如国内仅存的马克思、恩格斯的亲笔书信,毛泽东、董必武、
谢觉哉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珍贵手迹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严复、章太炎、康有为、梁启超、
詹天佑、王国维、陈独秀、鲁迅、闻一多、叶圣陶、马叙伦、郭沫若、柳亚子、郑振铎、巴
金、茅盾、丁玲、傅雷、老舍、曹禺、丰子恺、斯特朗等人的手稿都有专柜展示。其中,章
太炎的《邹容传》、康有为的《大同书》、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和《遗书》、詹天佑的英文
毕业论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郭沫若的《屈原》、《棠棣之花》、巴金的《家》、
《春》、《秋》、曹禺的《北京人》、老舍获“人民艺术家”称誉的《龙须沟》、傅雷的翻译作
品《约翰·克里斯朵夫》、丁玲获斯大林文学奖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等都弥足珍贵。展
品中还有柳亚子在国庆一周年时写给毛主席的贺词以及毛主席在国庆 10 周年时在天安门城
张志清,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李小文,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149
文津流觞十周年纪念刊【总第 36 期】
楼上亲笔签名送给斯特朗的《语录》。布置在展室中央的展柜则集中展示了数十位近现代著
名文史学者、作家、翻译家、科学家的手稿,如作家一类,读者就可以有幸看到鲁迅先生在
《为了忘却的纪念》中提到的殷夫、柔石、冯铿三位烈士的手稿;看到 “山药蛋派”代表
作家赵树理的《登记》、马烽的《吕梁英雄传》、“荷花淀”派代表作家孙犁的《风云初记》、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展览的最后,还陈列了近年相继入藏的张元济信札、王世襄手稿、
许宝蘅诗稿、罗常培语言学论稿及郭郛执笔的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中国动物学史》
的稿本,以及国家图书馆的前辈学者徐森玉、赵万里、冀淑英等人的手迹。展览展出期间,
接待了众多读者,有 9 位名家向国家图书馆捐赠了手稿,社会各界都对这次展览给予了高度
评价。
二.国家图书馆近现代名家手稿文库建设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的 1952 年,王国维的后人就捐献了王国维先生的手稿及信札。不久,
许广平先生又将鲁迅手稿的大部分捐与本馆保存,为国家图书馆收藏名家手稿的历史揭开了
序幕。
1954 年,国家图书馆为保存重要文化史料,开始向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