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行动者网络理论与农村空间商品化-地理学报
第72 卷第8期 地 理 学 报 Vol.72, No.8
2017 年8 月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August, 2017
行动者网络理论与农村空间商品化
——以北京市麻峪房村乡村旅游为例
1 2
王鹏飞 ,王瑞璠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 100048;2. 北京广渠门中学,北京 100062)
摘要:乡村旅游作为农村空间商品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增加农民收入、阻止农村衰退、振兴
农村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以北京市昌平区麻峪房村的乡村旅游为例,借助行
动者网络理论分析农村空间商品化的形成与演变,并讨论农户在此过程中的参与。麻峪房村
在从农民生活空间转变为城市居民消费空间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区旅游局、乡旅游公司为关键
行动者,并吸纳了多个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所构成的行动者网络。在网络形成的过程中农户
参与乡村旅游的程度逐渐提高,由此推动了麻峪房村农村空间商品化的发展。麻峪房村演变
为城市居民消费空间后,由于行动者网络发生变化使农村空间商品化发生变化,导致麻峪房村
农村空间商品化程度降低。同时新的行动者网络中的各行动者的不对等性明显,各行动者之
间存在很多异议,使该网络趋于僵化、丧失活力,不足以支撑麻峪房村乡村旅游继续发展。在
麻峪房村农村空间商品化的形成过程中,农户的院落区位、年龄与原有工作等对农户参与乡村
旅游的意愿产生不同的影响。当农村地区行动者网络中的关键行动者与行动者利益共通且紧
密联系时,其空间商品化就得到强化,反之亦然。
关键词:乡村旅游;行动者网络理论;农村空间商品化;北京麻峪房村
DOI: 10.11821/dlxb201708006
1 前言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人口的减少使农村地
[1]
区缺乏活力 ,带来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破坏、传统文化流失等问题。另一方面,随
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趋于多元化,并转向文化、旅游
等领域。而北京市周边农村地区设施农业、园艺农业、农村休闲旅游自20 世纪90 年代起
发展迅速,据北京市农委统计,到2014 年共有民俗旅游接待户8863 户,从业人员2.15万
[2]
人,创造乡村旅游总收入11.25 亿元 。在振兴农村经济方面,北京乡村旅游已成为增加
农民收入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农村衰退。同时乡村旅游
也使农村更多的产品成为可供城市居民消费的商品,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提升了农村
空间商品化的程度。
但农村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不同区域具有差异性,乡村旅游作为农村空间商品化
的一种表现形式,商品化的程度会随着乡村旅游的演变而变化。同时,其作为乡村重构
[3]
的一环,在增加农民收入、阻止农村衰退、振兴农村经济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但农
村空间商品化是如何产生、其发展方向呈何特征、农户又是如何参与其中并受到何种影
收稿日期:2016-12-22; 修订日期:2017-03-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Foundation: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作者简介:王鹏飞(1964-), 男, 北京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5996M), 国际地理学会可持续农
村发展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地理学。E-mail: pengfeitour@ 163.com
1408-1418 页
8期 王鹏飞等:行动者网络理论与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