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的)区域性工程地质综合评价.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渤海湾的)区域性工程地质综合评价

区域性工程地质综合评价 8.1 基础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 8.1.1 海底地形与地貌 渤中区为一浅缓盆地,由莱州湾和中央盆地等构成,地势自西南向东北缓倾斜,渤海海峡是通向外海的海口。区内等深线大致与海岸平行,较平直稀疏,最大水深出现在海口北老铁山水道,测得最大水深70.6m,大部分海域小于30m。海底坡度除个别地区较大外,一般小于0.3-0.2‰,自岸向盆地中央渐缓,大致在20-25m水深附近有不明显转折,莱州湾坡度为0.13-0.11‰,盆地中央小于0.14-0.10‰。本区东北角海底起伏较大,脊沟发育,其间相对高差10-15m,坡度较大,局部地段可达3.74-2.0‰。 区内海底地貌形态与类型均比较简单,以堆积地貌为主,侵蚀地貌少见,大致可分为:近代黄河水下三角洲、莱州湾海湾堆积平原、渤中浅海堆积平原和海口涨潮流三角洲。其中涨潮流三角洲堆积脊沟地区地形起伏较大,近代黄河三角洲东北岸和现代河口三角洲岸滩海底尚处在不平衡状态,前者正遭受侵蚀改造与调整,后者还在快速淤积与建造,二者边缘地带常出现冲刷沟谷和塌陷。 8.1.2 现代沉积作用 黄河每年输入的大量泥沙(6-10×108t/a)是区内沉积作用的主要物源。入海的粗粒级泥沙,在现代河口附近粉砂急速堆积,局部地段年淤厚可达6m,边缘地带粉砂质粘土和粘土质粉砂聚集,现代沉积速率大于3.0cm/a。入海的细粒悬浮泥沙,在海流搬运与扩散下,在海盆中央及其渤海湾口地带,淤积厚达4-6m松软的粉砂质粘土和粘土质粉砂,现代沉积速率0.18-0.19cm/a。在与辽东湾交接地带增至0.35cm/a。莱州湾东部和北部基本不受黄河入海泥沙的影响,以粉砂沉积为主,是沿岸河流输入泥沙的结果,现代沉积速率0.3cm/a。东部海口附近涨潮流三角洲自成体系,近海口处冲刷作用强烈,粗砂、砾石和粘土散布于基岩表面,三角洲主体主要沉积细砂,南侧与浅海或海湾平原交接地区,粗细砂泥相混,以砂-粉砂-粘土沉积为主,现代沉积速率为0.18-0.27cm/a。 8.1.3 海底泥沙运移状况 根据不同尺度波浪作用下海底泥沙产生净推移的范围和中子活化分析示踪海底运移趋势的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 8.1.3.1 渤中中部及其渤海湾口,表层沉积物以细粒组份为主,是表层松软泥沙的运移扩散区,但在不同重现期波浪作用下则是不活跃地区,这是由于细粒沉积物粘性较大,抗剪强度增高,泥沙起动流速较大,风浪作用不容易产生净推移所致。渤中南部和莱州湾近海及海峡以西地区,沉积物组成较粗,因所处位置、地形和水动力条件不同,表层松软泥沙在波浪作用下沿岸和横向运动比较显著,余流定向搬运亦明显,由于波浪作用下泥沙运移较强,泥沙活动层相应较厚,同时也预示这些地区泥沙产生液化的可能性较大。 8.1.3.2 不同重现期波浪,能对黄河口一带近岸区,海底密实泥沙产生净搬运。在莱州湾大部分地区,只有在100年一遇的风流作用下才能使海底密实泥沙产生净搬运。 8.1.4 沉积地层 晚更新世以来渤海地区曾有多次海侵,海陆相地层交互。全新世渤海海侵始于10000-8000年前。海侵前为河、湖、沼泽环境,陆相沉积遍布全区。全新世海相层假整合于晚更新世地层之上,有时与下覆湖相沉积构成连续沉积,从岩性上难以区分,由于受海侵前古地形地貌、入海泥沙和海洋环境变化的影响,全新世海相层结构和厚度变化较大,柱状样揭示的部分自下而上为: 8.1.4.1 底部:大部分为粘土质粉砂、粉砂质粘土,部分为细砂及粉砂质砂,其中硬粘土层和湖沼泥炭层具有标志性,主要见于渤中中部及其西北沿岸地区,泥炭层14C测年为7870-10600a.BP,埋深1.7-5.5m左右。 8.1.4.2 海相沉积层:下部早全新世一般为河口和滨海相沉积,上部中晚全新世为浅海相沉积。渤中层厚3-5m,沉积物类型变化不大,多为粉砂质粘土和粘土质粉砂。莱州湾东部层厚一般小于4m,下部和顶部多为粉砂和砂质粉砂,中部常夹有粘土质粉砂。东部海口涨潮流三角洲,根据浅地层分层(A层)一般厚6-10m,最厚18m,其中在一些地方可能包括部分晚更新世相同岩性的地层,组成物质为细砂、粉砂质砂、砂-粉砂-粘土,南部边缘最薄处3m左右,由粉砂、细砂及砂-粉砂、粘土构成。 8.1.5 浅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根据土的特性分析,渤中区海底浅层土可分为上下两层,每层土在其分布上又可分别划分为四个区和三个区。 8.1.5.1 第一层(0-1m) 按土性区分基本上分为二大类: 第一类为很软的高塑性粘土(CH)和很软的粉质粘土(CL),即包括图4-1中的A区和B区,其状态为流动态。A区的沉积物粒度较B区为细,其含水量为25-86%,容重为15-18KN/m3,孔隙比为0.9-2.2,不排水剪切强度为1-7kpa。B区含水量为23-81%,容重为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