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 第三课时教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送东阳马生序 第三课时教学案

年 级 八年级 内 容 送东阳马生序 课型 新授 课时 3 执笔人 姜美玲 审核人 胡光耀 时间 2014年 4 月 1 日 姓 名 班 级 组名 角色 第一部分 学习要求: 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理解文章的内容层次和正反对比的手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精髓。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3、课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手法?其作用是怎样的? (四)齐读(背)课文,再次品味。 三、当堂训练巩固 1、检测课前预习及课堂学习研讨的具体情况,配适当检测题。(学生互评,教师巡视点评)2、反复训练巩固通过研讨及检测发现的共性问题。3、生成能力拓展性问题,指导学生交流研讨,师生研讨,教师点拨) 课外文言语段阅读 (一)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昔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选自《黄生借书说》) 1.为加粗的词语注音。 ①辄()②省()③俸() ④蟫()⑤卷轴()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家贫难致()②藏书甚富()③通籍后() ④落落大满()⑤素蟫灰丝()() 3.解释画线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A.我去借,人家不给,回来后做梦都想得到。心情迫切到如此程度。所以有看过的书就省略地记下来。 B.我去借,人家不借给(我),回来后在梦中又出现了白天那种情况。心情迫切到如此程度。所以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 C.我去借,但不和他交往,回来后就梦见那种情形。情况这样急切。所以有看过的书就简略地记录下来。 D.我去借,但他不借给我,回来后在梦中出现他的身影。心情如此迫切。所以有看过的书就简略地记在心里。 4.和课文第一段中“余幼时即嗜学。……余因得遍观群书”一段文字比较,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何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解释下列加粗实词。 (1)今诸生学于太学。() (2)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3)无冻馁之患矣。() (4)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2.解释下列加粗的虚词。 (1)今诸生学于太学。() (2)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3)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4)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3.翻译文言句子。 (1)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归纳这段文字的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瓦房店市第三十六初级中学 (语文)学科教学案 名言警句:苦难对于人生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个万丈深渊。——巴尔扎克。 第 1 页 共 4 页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