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重PCR检测整合子和其在分析金葡菌耐药中的作用
摘要
多重PCR检测整合子及其在分析金葡菌耐药中的作用
硕士研究生赵永静
导 师沈燕
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医院
郑州450052
摘要
目的:建立多重PCR检测I类、II类和III类整合子,分析这三类整合子在
介导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中的作用。方法:1)菌株来源:180例金黄色葡萄
药敏试验:采用K.B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20种抗生素的敏感情况。3)使
用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和高纯96质粒提取试剂盒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和质
增产物。结果:1)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可同时检测出I类整合子、II类整合
子和III类整合子。2)药敏结果显示,在检测的20种抗生素中,不同来源的金
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环丙沙星、阿莫西林/
棒酸、四环素等具有广泛的耐药性。3)比较细菌质粒DNA和基因组DNA中整
合子的检出情况,质粒DNA中I类整合子和lI类整合子阳性率均高于基因组
DNA(PO.05,P0.05)。4)根据CLSI2009金黄色葡萄球菌用药选择标准,
按照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耐抗生素种类不同将菌株分为A、B、C三组:A组为耐
青霉素、头孢西丁、苯唑西林的单一耐药菌株;B为耐红霉素、阿奇霉素、复方
新诺明、克拉霉素、克林霉素,利奈唑胺的多重耐药菌株;C为耐阿莫西林/棒
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四环素,利福平,亚胺培南,头孢唑林,
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的多重耐药菌株。因III类整合子只检出l例,
不做统计分析,I类整合子在三组中的检出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O.01),I
类整合子检出阳性率C组最高,其次是B组,A组最低;II类整合子三组差别
摘要
无统计学意义(尸O.05)。5)研究痰液、血液、脑脊液、引流物、分泌物、尿
液六种标本中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质粒中整合子检出情况,六类标本中I类整
合子检出率进行比较,差别显著(PO.05),多重耐药比率高的样本分离出的金
黄色葡萄球菌,其质粒携带I类整合子的比率也高,多重耐药比率低的样本分
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其质粒携带I类整合子的比率低。六类标本中lI类整
合子检出率进行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1)多重PCR是检测
I类、II类和III类整合子的有效方法,具有节省时间和费用的优点。2)耐药金
黄色葡萄球菌质粒中I类和II类整合子携带率高于基因组DNA,提示金黄色葡
萄球菌中质粒是传递整合子的主要载体。3)耐药种类越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I类
整合子的携带率越高,提示整合子参与介导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多重耐药形成。4)
多重耐药比率高的样本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质粒I类整合子的携带率也较
高,说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处环境对其携带整合子有影响。
关键词:整合子多重PCR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Ⅱ
Abstract
Detected PCRandTheirEffectson
Integrons byMultiplex
’ ’
Antibioticecnatsiresistance。’’、‘ser-citOtOIDitnAsueru‘AUreus
Staphylococcus
Zhao
PostgraduateYongjing
TutorProf. fanShen
Clinical
LaboratoryDiagnostics
TheFirstAffiliate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多聚(ADP-核糖)聚合酶在Sepsis的表达以及亚甲蓝在Sepsis中作用机制的探究.pdf
- 多肿瘤标记物及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相关性分析.pdf
-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和其在耐顺铂关系的研究.pdf
- 多节段Smith-Peterson截骨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疗效探析.pdf
- 多西他赛+奈铂+方克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临床观察.pdf
- 多西他赛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pdf
-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耐药晚期乳腺癌临床探究.pdf
- 多西他赛联合恩度对前列腺癌PC-3细胞体外影响的观察.pdf
- 多西他赛节律化疗和EGCG抑制胃癌生长和抗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pdf
- 多节段颈椎退行性疾病后路手术的临床探究.pdf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病学探究.pdf
-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研究.pdf
-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后效应和防突变浓度研究.pdf
- 多重链置换扩增在脊髓性肌萎缩、β地中海贫血单细胞诊断中的应用探究.pdf
-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法(MLPA)诊断单纯性圆锥动脉干畸形22q11.2微缺失率探究.pdf
- 多靶点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性和安全性分析.pdf
- 多项指标在卵巢肿瘤术前、术中评估价值的探究.pdf
- 大剂量N-乙半胱氨酸、甲强龙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观察.pdf
- 大分割放疗在术后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