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规模性有效烃源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discovery of effective scale source rocks of the ordovician majiagou fm in the ordos basin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pdfVIP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规模性有效烃源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discovery of effective scale source rocks of the ordovician majiagou fm in the ordos basin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规模性有效烃源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discovery of effective scale source rocks of the ordovician majiagou fm in the ordos basin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第36卷第5期 地质勘探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规模性有效烃源岩的 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涂建琪1,2 董义国1’3 张斌1’2 南红丽1,4 李成建1,4 王晓梅1,2 费轩冬1,2 周文宝 1,2 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2.中国石油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4.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涂建琪等.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规模性有效烃源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天然气工业,2016,36(5):15-24. 摘要尽管对于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天然气的来源问题一直都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但所有观点均不认为马家沟组自 身发育TOCO.5%的规模性烃源岩。通过分析该盆地中东部奥陶系近年来大量新钻井的岩心和岩屑样品,揭示了马家沟组不同岩 石类型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特征,首次发现并证实马家沟组存在有机质丰度高的规模性有效烃源岩。研究结果表明:①马家沟组有 效烃源岩的岩性主要为暗色薄层一厚层状含云泥岩、云质泥岩和泥云岩,其富集分布明显受沉积相的控制,马家沟组沉积期间海退 期较海侵期更有利于规模性有效烃源岩的发育,层位上主要集中分布在马五上段,其次为马五中一下段、马三段和马一段;②平面 上有效烃源岩围绕米脂盐洼呈双环带状分布,次级洼陷有效烃源岩呈中厚一厚层状,累计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③有效烃源岩在 米脂凹陷中心和次级隆起则呈薄层状,累计厚度小、有机质丰度低;④有效烃源岩的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为0.30%~8.45%,其生 烃母质为浮游藻类和疑源类,有机质类型为腐泥型或偏腐泥混合型。结论认为:该盆地奥陶系有效烃源岩普遍处于过成熟阶段,以 产干气为主,生气量大,是马家沟组天然气的主要贡献者。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规模性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含云泥岩云质泥岩泥云岩 沉积相 DOI:10.3787/j.issn.1000·0976.2016.05.002 ofeffectivescalesourcerocksoftheOrdovicianMa min Discovery .i iagou 0rdosBasinandits geologicalsignificance Tu Xiaomeil’2,Fei Wenba01’2 Jianqil’2,DongYigu01’3,ZhangBinl’2,NanHonglil’4,LiChengjianl’4,Wang Xuandon91’2,Zhou Institute and ResearchCenter Research (1.Laboratory ofPetroleumGeology,PetroChinaofPetroleumExploration 100083,China; Development,Beijing100083,China;2.CNPCKeyLaboratoryofPetroleumGeochemistry,Beijing 3.School Resources,China 1 ofEnergy UniversityofGeosciences,Beijing00083,China;4.Collegeof an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8zhuanq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