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混虚词的使用.ppt

  1.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易混虚词的使用

(3)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况且这么一条小船。 (“况且”改为“何况”。“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步的意思,带有对比的意味;“况且”有“再说”之意,表示进一步说明理由,但没有对比的意味) (4)我们在对某些教育政策作了一定的分析之后,从而思考教育的深层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从而”改为“进而”。“进而”表示继续向前,进一步之意,不表因果、目的、结果;“从而”表示引出目的或结果) (5)我亲自感受过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从而,我对近百年那些为中国寻求解放之路,前仆后继地探索和牺牲的先驱者,一直怀有崇敬的心情。 (“从而”改为“因而”,“因而”表示因果关系;“从而”表示引出的目的或结果) (6)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进而”改为“因而”。)(“因而”表示因果关系;“进而”则是表示继续向前,进一步之意,不表因果、目的、结果) (7)由于大量捕杀,以至这种珍贵的动物逐年减少,现已涉于灭绝。 (“以至”改为“以致”。“以至”和“以致”都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都能表因果关系,但“以致”多指不好的结果或陈述者不想看到的结果,而“以至”却没有这种含义) (8)由于这些条件的吸引,不管收费惊人,许多家长依旧趋之若鹜。 (应用“尽管”,用于让步转折句) (9)尽管工作怎样忙,他还坚持天天写日记。 (应用“不管”,用于无条件式的条件复句) (10)因为作者没有很好地把握主题,单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和人物,反而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反而”表示以某种行为或状况为前提,通常应产生某种结果,但实际产生了相反的结果。例句中,“作者没有很好的把握主题”,其结果必然是“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所以这两者之间不存在“相反”的结果,应改为“所以”) (11)欣逢这个伟大的日子,我谨代表我国政府、人民和我本人向阁下及通过阁下向贵国政府和人民致以热烈地祝贺。 ◆解析:“及”只能连接名词性词语,若连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应用“并” (12)才能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实践的多少决定的。 ◆解析:“由于 ”表原因,应当去掉“于”字,“由……决定”是习惯用法。 4. 滥用关联词 ①、要不是老师及时提醒我,否则我准会办错事。 ◆解析:“否则”多余,“要不是”已含有类似意思。 ②、【1998全国】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化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 ◆解析:“之所以 ”本身表原因,与后面的“原因”重复,应当去掉 ③(2000京皖春招)其实,细究起来,“华夏汉民族文化”这一概念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稳定的范畴。 ◆解析:“并非是 ”中的“非”意为“不是”,与后面的“是”重复,改“非”为“不”。 ?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树枝。 ◆ 解析:分句间是递进关系,“不仅”后面缺少与之呼应的“而且”等连词,在“体形”前加“而且”。 ?如果我们齐心协力,把这件事情办好。 ◆ 解析:在后一分句前加上“就能”,与“如果”构成假设关系 5. 漏用关联词 ?这个人,我既不了解他,更没见过他. ◆ 解析:语序不当或不合逻辑。应为“既没见过他,更不了解他”。 ?目前中小学生复习资料的泛滥成灾不仅使教学走上了耗时多、效率低、质量差的恶性循环之路,而且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加重了学生的学业和经济负担。 ◆ 解析:将\ 不仅\\而且\ 后的内容对调。 6. 语序不当,不合逻辑 ?只有提高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才能提高群众的觉悟,实行责任制。 ◆ 解析:条件和结果颠倒。 ?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也为那些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 解析:该句阐明了“终身教育制度”建立的意义,句中最直接的受惠者应放在前面,即“不仅……也……”前后的两个分句顺序颠倒一下才对。   1、不能单独成句,也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能组成介词短语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 介词的语法特征   2、不能重叠。   3、介词后面不能加动态助词“着、了、过”和趋向动词“来、上、下”等。 【说明】“为了”、“为着”、“当着”中的“了、着”不是动态助词,而是和前面的“为、当”构成一个词。 介词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1、滥用介词 ①(2005年浙江卷):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在……中”构成了一个介词短语,在句中充当状语,这就造成了主语的残缺,应当删去“在”和“中”,使“这部作品”充当主语。 ②对于凡是在科学研究上做出成果的科学家、技术人员都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 ③消费者权益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