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ntroductiontocfd-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School of Aeronaut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民航机设计空气动力学
(2)先进翼型的不断发展
吴宗成 朱自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nstitute of Fluid Mechanics 1
先进翼型的不断发展
亚声速干线机后掠翼的特点是展弦比比较大(λ=8-12),
机翼半翼展中间剖面的绕流较接近无限翼展机翼翼型的二维
流动。
在二维流条件下研究和设计出具有良好气动力特性的翼
型是三维机翼以及整架飞机获得良好气动特性的先决条件;
并直接与满足飞机的各种设计要求相关(达到要求的航程,
高的燃油效率及巡航速度,保证安全起降等)。
Institute of Fluid Mechanics 2
1.1 翼型的几何参数及其发展
对翼型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后期,那时的人们
已经知道带有一定安装角的平板能够产生升力。
在实践中发现弯板比平板好,能用于较大的迎角范围
。有人研究了鸟类的飞行之后提出,弯曲的更接近于鸟翼
的形状能够产生更大的升力和效率。
鸟翼具有弯度和大展弦比的特征
Institute of Fluid Mechanics 3
1.1 翼型的几何参数及其发展
1884年,H.F.菲利普使用早期的风洞测试了一系列翼型,
后来他为这些翼型申请了专利。
早期的风洞
Institute of Fluid Mechanics 4
1.1 翼型的几何参数及其发展
与此同时,德国人奥托 ·利林塔尔设计并测试了许多曲
线翼的滑翔机,他仔细测量了鸟翼的外形,认为试飞成功的
关键是机翼的曲率或者说是弯度,他还试验了不同的翼尖半
径和厚度分布。
Institute of Fluid Mechanics 5
1.1 翼型的几何参数及其发展
美国的莱特兄弟所
使用的翼型与利林塔
尔的非常相似,薄而
且弯度很大。
这可能是因为早
期的翼型试验都在极
低的雷诺数下进行,
薄翼型的表现要比厚
翼型好。
Institute of Fluid Mechanics 6
1.1 翼型的几何参数及其发展
1906年,儒可夫斯基的机翼理论出来之后,明确低速翼型
应是圆头,应该有上下缘翼面。圆头能适应于更大的迎角
范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各国都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
性能很好的翼型。譬如儒可夫斯基翼型、德国Gottingen
387翼型,英国的RAF-6翼型(Royal Air Force 英国空
军;后来改为RAE翼型Royal Aircraft
Establishment 皇家飞机研究院),美国的Clark-Y。这
些翼型成为NACA翼型家族的鼻祖。
三十年代以后,美国的NACA翼型,前苏联的ЦАΓ И翼型
(中央空气流体研究院)。
Institute of Fluid Mechanics 7
1.1 翼型的几何参数及其发展
Institute of Fluid Mechanics 8
1.1 翼型的几何参数及其发展
1.NACA四位数字翼型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 NACA
,NASA的前身)对低速翼型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
他们发现当时的几种优秀翼型折算成相同
文档评论(0)